故圓首方足,最靈於天地之問者,蘊是性也。人雖至愚,其於外也;日知由五行之用,其於丙也。或蒙其性而不循五常之教者,可不哀哉?。
  易數鈞隱圖卷上
  #1此處底本空一格,四庫本元之。疑是底本脫『羲』字。
  #2『信〕,原脫,據四庫本補。此處底本留有一空格。
  #3畫J,原脫,據四庫本補。此處底本留有一空格。
  #4『其義J,底本在此之后缺若干字,四庫本亦是,並注有『闕」字。
  #5『不可J,底本在此之后有缺文,四庫本注有〔闕』字。
  #6『位h原缺,四庫本亦是,此據上下文義例補之。
  #7『則],四庫本無之,而于此處加注『闕』字,以示原文有脫漏。
  易數鉤隱圖卷中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乾,天也,故稱乎父,下濟而光明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坤,地也,故稱乎母,卑而上行焉。
  震為長男第三十七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巽為長女第三十八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坎為中男第三十九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為中女第四十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為少男第四十一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
  兌為少女第四十二
  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已上更布自然之象者,蓋欲明上下自然交易相生之理,成八卦變化之義也。
  坎生復卦第四十三
  離生垢卦第四十四
  夫《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則知太極乃兩儀之始,八卦則重卦之始也。重卦之首以《復》卦,何謂也?陽黑之始也。略試論之:且夫四正之卦,所以分四時十二月之位,兼乾、坤、艮、震者,所以通其變化;因而重之,所以效其變化之用也。觀其變化之道,義有所宗,故其《復》卦生于坎中,動于震上,交於坤,變二震、二兌、二乾而終。自《復》至《乾》之六月,斯則陽爻上生之義也。《娠》卦生於離中,消於巽下,交於乾,變二巽、二艮、二坤而終。自《娠》至于《坤》之六月,斯則陰爻下生之義也。自《復》至《坤》,凡十二卦,主十二月。卦主十二月,中分二十四黑二,爻分七十二候,以周其日月。之數。是故離、坎分天地,子午以束.為陽,子午以西為陰。若夫更錯以他卦之象,則總三百八十四爻,所以極三才之道。或問曰:合數圖以正之,卦之與爻分四時十二月之位,又兼乾、坤、
  艮、巽之卦通其變。且《復》卦生坎中,動于震,交于坤。《易》日:地中有雷,復。正協其義也。若《娠》卦則生於離之中,消於巽,交於乾。《易》日:天下有風,娠。且巽非四正之卦也,則與《復》卦不同其義。今卦體則是巽承於乾,而變易其位從兌者,何謂也?答曰:斯則取《歸妹》之象。《易》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則萬物不興。歸妹者,人之終始也。所以資長男交少女之義,交少女而長女主其卦者,明其妹係於姊嫁,而妹非正也,所謂姪娣之義也。若以長男交長女,雖曰夫婦常久之道,然未盡廣延之理也;則知能終其始者,必歸妹也,故《易》稱天地之大義。是以卦之變易,必從《歸妹》,妹非正室,必以姊主其卦也。是以其體則取兌合震,其名則以巽承乾也。變易之義,其在玆乎?
  三才第四十五
  原缺前賢釋三才之義,皆以設剛柔兩畫,以布二黑,布以三位,而象三才。謂聖人率意以畫之矣。斯亦不詳《繫辭》之義也。夫卦者,天垂自然之象也。聖人始得之於河圖、洛書,遂觀天地奇偶之歟,從而畫之,是成八卦,則非率意以畫其數也。略試論之:夫三畫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數也。乾之三畫而分三位者,為天之奇數三,故畫三位也。地之偶數三,亦畫三位也。餘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體則一,故亦三位之設耳。且夫天獨陽也,地獨陰也。在獨陽、獨陰,則不能生物。暨天地之黑、五行之數定,始能生乎動植,故《經》日: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豈一黑之中,有蘊三才之道邪?所謂兼三才而兩之,蓋聖人重卦之義也,非八純卦之謂也。三才,則天、地、人之謂也;兩之,則重之謂也。上二畫為天,中二畫為人,下二畫為地;以人合天地之黑生,故分天地之黑而居中也。所以九二稱在田,明地道也;九五稱飛龍在天,明天道也。斯則其理坦然而明白矣。如日不然,敢質之於《繫辭》,日: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又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又日:昔者聖人之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斯則皆云六畫包三才之義,則無三畫報三才之說,不其然乎?若夫六爻皆有人事者,為人倫則天法地之象,故初上皆包人事之義耳。
  七日來復第四十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