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諸峰之水,交會鬼谷澗,由浪河西北入于漢。
  臺池潭洞
  飛昇臺,在五龍宮東南百步,大頂更衣臺對峙。松檜扶疏,煙霞交映,古殿屹立,萬壑千崖,一目可觀。登臨之人,萬慮灑然。按《圖經》碑刻,玄帝奉天韶于此,五龍掖之上昇,地皆變金玉之色。今舉山皆金星石、銀星石,惟此為最。
  更衣臺,玄帝飛昇更松蘿服天衣處。事見紫霄巖。
  誦經臺,陳希夷誦易處。事見桃源峰
  望仙臺,在五龍宮東北百步,福地門之東,一臺歸然,數松森立,一亭高敞,仰.眺蟑巒。元符初,劉僧記其事。
  天馬臺,玄帝現真容,乘白天馬立處。事見繫馬峰。
  天池,在大頂。進封廣潤龍王。事見天柱峰。
  龍池,五黑龍君所寓。事見五龍峰。
  日月池,在五龍官天寶壇南應後。二池相並,月池時草延蔓,日池周維約二十餘丈,大旱不乾,久雨不溢。其水五色,時時變更。西南皆連山之石,每遇霜絳清曉之際,問有白黑如雲上昇移時方散,至此者毛骨凜然。端平之前,山門全盛,管轄曹侍德建寶藏於池南,鳩工,夢神仙語之日.此處上應三天,下即洞府,群仙神龍居焉。若法輸運轉,神靈弗安,君將若何?覺而語諸同僚,夢悉符合。於是,設藏殿而不運,池濱嘗榜之曰:洞天在近,過往低聲。中統庚申,宣慰孫嗣舉眾內附,時當七月,兵士詣.池洗劍,神龍擁脊而現鱗鬣,天地昏暗,雷雨大震。近年朝山之士引至犬馬誤飲之者,立斃。其顯應之邇若是。
  鍊丹池、自然庵,庵池相伴,在五龍宮西五十步,歷井捫參而上,介乎二山之問。松杉盤屈,如龍如亂,雖三狀蘊隆,略無署氣。.東簷下即鍊丹池也。水中巨石下一穴有龍居焉。人常見之。虎豹禽烏,常飲于此。按州圖起.馬明生故址,陳希夷次居之一此處,一感五黑龍君,授以睡法,得畫前之妙。明生所鍊太陽神丹,爐灰尚存,非鐵非石。希夷聲譽遠著,倦於迎待,尋誦經臺以避之。
  鹽池,玄帝伏魔處。事見佑聖觀
  黑龍潭,在仙關之上。紫霄澗水之中,二石參天,中存二線,下闊如屋,潭深不可側,大旱禱之,立應。廟在其
  上。
  白龍潭二所,一所在磨針澗下,瀑布千丈,有廟在巖內,祈檮累應;一所在飛昇臺下,潭黑而深,雲氣上昇,立謝霖雨。人罕有至。
  雷洞,欽火鄧天君修真處。事見疊字峰
  桃諒洞,在五龍。諸仙痙劍之所。事見桃源峰
  甘露泉,在紫霄巖。事見本巖
  參斗泉,在大頂之下,需石峰南。石巖下一泉,前有二石井。圖經云:千人汲之不喊,不汲不增,上應參星故也。
  百花泉,在仙倡巖。昔神仙陶幼安得道于此。事見本巖
  龍井,在天馬峰。事見峰下
  五龍井,在五龍宮之四維,中一井在拜殿內.
  即歷代投簡之所。今以石掩之。泉甘而美,色清而瑩,飲之者曰可以鐲疾。本山諸官觀庵巖居者,為瘦所厄,到官住之,其瘦自消。道友汲水和藥,能療眾疾,信龍井之靈如是。
  星牖,在白雲峰。事見本峰,出《輿地志》
  虎溪,即萬虎澗。事見本處風穴,在萬虎澗。事見風巖
  官觀本末
  五龍靈應官傳記
  玄帝昇真之時,五龍掖駕上昇,以其舊隱為奉真之祠。《方輿勝覽》日:五龍觀即其隱處。宋孝宗淳熙九年,均州知州王·德顯奏降勁牒,賜靈應觀為額,有碑存焉。至元十六年,玄教宗師江淮總攝張真人改陞官號。其官在大頂之北,五龍頂之東,隱仙巖之南,青羊澗之西。虎龍踞盤,林巒環拱,方安五井,中列二池,殿宇巍峨,儀像森列,一山突出有若地軸之形。正殿當中,金碧交柴,專以崇奉玄天上帝聖容,帝御五龍玄抱,龍眉鳳目,日彩月華,披髮銑足,皆以異香純漆塑而成之。玉女金童,擊劍捧印,二卿朝服拱侍。庭下四大天丁執鴦秉旌扈從環衛。四壁繪降生成道事跡,後列蒼龜巨蛇水火升降之勢。歷階而上,三殿品立,中曰明真殿,奉聖父聖母元君;南日桂籍殿,奉元皇帝君;北日蓬萊殿,設真師十聖,上即靈應步雲樓。其餘殿庭羅列,玆不贅錄。每歲上巳、重九,行綠受供,謁者輻奏,瀟灑清絕,莫此為最,宋初,陳希夷住止於前;紹興南渡,茅山清貞觀道士孫元政開基于次,金亡,瓢笠唐守澄重復其規;宋末,江陵超然觀王以寧管轄于內。至元乙亥,全真汪思真復振宗風。至元丙戌,建寧葉希真領都提點任。此皆闢荊開基之士,故併書之。
  紫霄宮
  紫霄者,玄天之別名也。宮在大頂之北,展旗峰之束,威烈廟之西,太子巖之南。前對三公萬仞玉筍倚天之峰,後坐遠幛七巖皂蠢橫星之勢,松杉挺特,花木芬芳,殿宇崇高,堂麻拱接,帝容尊肅,神靈威嚴,一倣五龍之制度。,然地勢豁敞,未易相伴。神仙鍊性修心之所,國家祈福之庭。宋宣和中創建,其勸額文據,甲午劫火,主者挈之南游。庚申之前,遷州于此,人民皆卜居焉。繼後,宣慰孫嗣舉眾內附,十五六年,官無人跡。至元乙亥,山門重開,正殿僅存,猶可瞻仰。歲在丁丑,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