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集義大旨
  經名:道德真經集義大旨。元劉惟永編集。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集義大旨圖序卷上
  谷神圖
  谷神者,五臟所藏之神也。解此義者甚多,或指玄牝以為心,或指谷神以為心,皆非也。要知神者即五臟之神,精不竭,炁不虧,則神有所養而不死,形之顏貌而有光矣。
  三十輻圖
  得一圖
  道生一圖
  姑即人言之,其萬物皆同。此少者,男女少年也;中者,男女中年也;長者,男女長年也。死不得其正,則其炁蕩而我不歸於二炁混元之內也。
  出生入死圖
  道生德畜圖
  道生我德蓄我物形我勢成我之妙也
  太虛肇一圖
  虛無大道,肇生一氣,凝為混沌,內含三才。三才既分,上下奠位,非因感觸,自然而生。故曰虛無自然。道本於虛,而三生萬物,以應日用,無窮極也。
  九天生神圖
  青黃白各生三天,三三成九天。九天各生三天,三九二十七天。合上金火土三宮九天,共三十六天。《開天元置品經》云:玄元始氣遍備身光,三氣化形而演三洞。始為青光,上生於天元,為白光,中生於人玄,為黃光,下生於地元。始於此三色,合生九光。偏起法身,光明洞煥。今詳三清所生,從三色中便分三寶,皆原一氣所衍,所以太虛肇一,一氣分三,建立三清氣色形象。故三清謂之自然。非父非母,非陰非陽,稟自然之氣,而生三極之後。太上老君歷劫應化,示相於天上人間,或託胞胎,其本從三炁分光為三清也。
  九色寶光
  始生混混,為蒼光。混生洞洞,為赤光。洞生浩浩,為青光。元生昊昊,為綠光。昊生景景,為黃光。景生遯遯,為白光。玄生融融,為紫光。融生炎炎,為碧光。炎生演演,為烏光。又從此分東華、南極、西靈、北真四天。每天生八天,即太皇、黃曾等天是也。四八三十二天,為三界也。合上四天,共三十六天。大羅中羅合七十二,以應天地之數。七十二候合上九天,成八十一太玄。方州部家取此數也。
  四始圖
  土得五數乃本數也,又土得四數兼水之一,共為五。土應坤爻,分為十二,亦曰一炁。故開光一十二人以包為始。
  應心為用圖
  王真人訣:想二十八宿周徧形體,以輔七政。依此法數之,宿凡十三度,存想象一年之有閨,計兩度,交互數之,一十二處,皆存兩宿,惟心存四宿,共二十八。此無他,正指道生玄鄉,應心為用,故摽四中主始於虛宿。
  道生一圖
  天之所以列三辰,命萬物,皆有道也。道無終始而生於玄鄉,按二十八宿,子當虛宿,一炁反於黃宮,復而後散,散而後生,萬物皆受命於此也。故虛無是道,道生於虛無。以天論之,虛在玄鄉窈冥之地,道生一也。二十八舍有虛宿焉,十二宮分有寶瓶焉,言統元氣也。《素問》以在天為玄,在地為牝,在人為道,以雷復於震故也。
  玄牝圖
  天門開闔守雌圖
  道,一也。一變三而為乾,乾,陽也。乾互體而變坤,陰陽消長變化于玆。巳亥相交,乾坤自合,雄不離雌,天之道也。人能體之,與道同用。
  十有三生死圖
  十有三攝生無死圖
  太上曰:水火比於道之真體,不可暫離。可離而獲存者,非物非人。此義猶以世間水火比之也。夫真水真火,坎離相配,抽添有則,運用及時。則此十三徒,非同前之十三生死也。故曰以其無死地。
  道德階梯之圖
  道有二道,德有三德。一者虛无無為之道,二者一氣有為之道。故道有二道,而分淺深,一氣之道又謂之至德。自至德已下,皆屬有為,故為三德。以分內外,此皆正道法門。夫道德陰陽人事四者,融通合為一家,若不能和會,則觸途成滯,學者宜審詳之。
  道德真經集義諸家姓氏
  河上公。漢人,作註。
  王輔嗣。魏人,諱弼,作註。
  唐明皇。玄宗,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癸亥御註并疏。
  杜光庭。后蜀廣德先生,天復辛酉作廣聖義。
  宋道君。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御註。
  王介甫。宋太傅荊國文公,諱安石,字介甫,作註。
  蘇穎濱。宋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諱轍,字子由,元符庚辰作註。
  呂吉甫。宋觀文殿學士醴泉觀使,諱惠卿,作解。
  陸農師。宋中大夫知亳州,諱佃,作解。
  王元澤。宋龍圖直學士左諫議大夫臨川伯,諱雱,作解。
  劉仲平。宋臣,作解。
  劉巨濟。宋職方郎中,諱涇,作解。
  丞相新說。見八註中,不載其名。
  劉驥。號清源子,紹興丙寅作解。
  趙實庵。沖真寶元大師,浮山玉虛觀住待,賜紫字明舉,諱道昇,紹興壬申作解。
  邵若愚。號本來子,紹興己卯作解。
  王志然。號見獨大師,乾道己丑作解。
  程泰之。宋吏部尚書龍圖閣學士文簡公,諱大昌,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