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蕩而忘反,以至國破身亡,正謂此也。《南史□宋紀》謝靈運,陳郡陽夏人。秘書郎謝瑛之子。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靈運素所愛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遊遨,偏歷諸縣,動踰旬朔。理人聽訟,不復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在郡一周,稱疾去職,遂移疾會稽,修營舊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扎淳之等放蕩為娛,有終焉之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至臨海從者數百。臨海太守王珠驚駭,謂為山賊。論曰:謝氏自晋以降,雅道相傳,景恒、景仁以德素傳美,景懋、景先以節美流譽。方明行已之度,玄暉藻續之奇,各擅一時,可謂德門者矣。靈運才名江左,獨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玆言乃信,惜乎。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衍義云:舉本經云:道生一於物為精,元氣也。元氣為道之子。
  鈔:一者乃道之子,沖和之妙氣也。作陰陽之本,為萬物之母,古今不二,終始無窮。一之為言,其大矣哉。一者,元氣也。能陰能陽,而不屬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不為清。處瓦甓茅薜,而不為濁。乾元以之而資始,坤元以之而資生,制御有為則真宰出焉。
  衍義云:謂之真君,制御形軀,謂之真宰。鈔《莊子□齊物論》之文。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如是皆有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也。
  衍義云:侯王五等之爵。王者萬乘之君。
  鈔:王者,四海之尊。侯者,五等之二。固設五等之爵,有公、侯、伯、子、男,以佐王者也。萬乘之君,君者,王也,天子也。天子提封百萬賦,六十四萬井,出戎馬百萬匹,兵車萬乘,故云萬乘之主。
  衍義云:故能永有天下,無思不服。鈔:無思不服者,此《毛詩□大雅文王有聲篇》云:鎬京武王建都辟癰,行禮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無思不服,皇王烝哉。言武王作邑於鎬京。箋云:自,由也,言武王於鎬京行辟癰之禮,由四方而來觀者,皆感武王之德化,中心無不歸服者也。又云:皇王烝哉者,皇,大也,烝,君也,世美武王德化大而能君者也。今引此以證言萬國歡心而歸服者,亦由得一而正之所致也。故云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衍義云:《列子》載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
  鈔《列子□天瑞篇》之文。云:杞國有人,殷湯封夏後于杞,周又封之,今在陳留雍丘縣,今杞州地是也。衍義中載之已備,不復重錄。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衍義云:稱孤者,如《左傳》: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
  鈔:《春秋》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奉承以來,弗敢失隕墜也,而致諸宗桃,曰:我先君恭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傳序相授,於今四王矣。謂恭、康、郟敖、靈王也。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遑,況能懷思君德。言有康王大喪多不暇,楚靈無信所以不終也。
  衍義云:稱寡人者,即先君以寡人為賢之例。
  鈔:《春秋》隱公三年,宋宣公捨其子與夷,立其弟穆公。穆公有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之,曰:先君捨與夷而立寡人,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段後,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衍義云:稱不穀者,若不穀惡其無成德之例是也。
  鈔:《春秋》成公十一年,秦晋有令狐之會。晋侯先至,秦伯不肯涉河。晋厲公、秦桓公也。秦背晋盟,晋侯使呂相絕秦。呂相詰秦伯曰:楚人惡君二三其德,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于我:昭告皇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雖與晋出入,余惟利是視。不穀惡其無成德,是以宣之,以懲不一。
  道德真經衍義手妙卷之十竟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十一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
  衍義云:《易復卦》曰:剛反,動而以順行。
  鈔《易經復卦眾》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無疾,朋來無咎。王弼註:入則為反,出則剛長,故無疾。疾猶病也,朋為陽也,故云是以出入無疾,朋來無咎也。
  衍義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鈔《周易繫辭》之文。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誠,其孰能與於此哉。
  衍義云:仰觀于天,俯察乎地。
  鈔《易繫辭》之文。註:故能彌論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