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真經藏室纂微手鈔
  經名:道德真經藏室纂微手鈔。元薛致玄撰。二卷(上卷原缺)。陳景元《 道德真經藏室慕微篇》廣引古籍,是妙則示其引文出
  處,著出篇名,略疏其義。底本出處:《正統道藏》 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手鈔卷下
  上卷原缺
  太霞老人薛致玄述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纂云:支離所為者,已具首章消釋。又云百姓日用而不知者。
  鈔曰:《易繫》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此言上德不以德為德,故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纂云:下德者,進用漸彰,至一澆散。
  鈔曰:一至一者,《莊子·繕性篇》云: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韋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犧,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今碧虛取以為證,云下德者,進用漸彰,至一澆散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纂云:無思無慮,而心自無為。忘功忘名,而迸無以為。
  鈔曰:無思無慮者,《莊子·知北遊篇》云: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井音焚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謂無為謂日: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狂屈曰:唉五來切,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問,反於帝官,見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知謂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又《易繫》云: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夫天下之動正夫靜者也,天下之衆正夫一者也。以靜為本故無思也。以一為主故無慮也。然則動者紛紛其塗固以殊也。及悟諸靜則同其所歸也。衆者擾擾,其慮或以百也。及適諸一則不二其所致也。以靜而得一,亦何思而何慮焉。是以聖人治天下,不言而人信,無為而化行,蓋得諸此也。故碧虛曰:無思無慮,而心自無為。又云忘功忘名,而進無以為者。如《莊子·逍遙遊》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故曰忘功、忘名,而進無以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纂云:神配陰陽,明勳日月,民皆仰#1戴,咸共樂推,麟鳳見而嘉祥來,謌謠彰而有以為也。
  鈔曰:《前漢列傳》 第二十八云:公孫弘,苜川薛人也。武帝元光五年,徵賢良文學對策。弘曰: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則無疾,無疾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並日月,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說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又云謌謠彰而有以為也者。《孟子·萬章章句上》云: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力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獄訟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樞謌者,不樞謌堯之子而樞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今碧虛取以為說,云神配陰陽,明効日月,民皆仰戴,咸共樂推,麟鳳見而嘉祥來,謂謌彰而有以為也。此證解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之應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纂云:夫禮者,履也。謂履道而行,辨上下,定貴賤。
  鈔曰:辨上下者,《易·履卦大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者是也。
  纂又云:玉帛交馳。
  鈔曰:如《魯語·陽貨篇》云:孔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又曰:威儀相答者。《禮記·中庸》曰:禮揮三百,威儀三千,一言以蔽之,曰無不敬。夫禮主于敬,樂主于和,有威可畏謂之威,有儀可法謂之儀。夫玉帛者,禮之物,以表其意者也。鍾鼓者,樂之器,以導其和者也。是知嚴敬中和者,禮樂之本也。玉帛鍾鼓者,禮樂之末也。故日玉帛交馳,威儀相答,擎跽曲拳,進退顧揖,此禮之文也。故云末焉。其或交馳相答而莫之應,則至於攘臂而仍之也。
  纂云:孔子曰:大禮與天地同節。
  鈔曰:此《禮記·樂記篇》之文也。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傷,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舊纂本以孔子字作莊子字,誤也,今改而正之。又曰: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者。此《莊子·大宗師篇》之文也。既云大禮與天地同節,又以此為翼而行於世,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