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皦,
  言一在天上,不昧昧光明,上下無窮極也。
  其下不昧。
  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暗冥。
  繩繩兮不可名,
  繩繩者,動行無窮極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黃赤白黑別也。非一聲也,不可以宮商角徵羽聽也。非一形也,不可以長短小大度也。
  復歸於無物。
  物,質也。物當歸之以無質。
  是謂無狀之狀,
  言一無形狀,而能為萬物作形狀。
  無物之象,
  一無物質,而為萬物設形象。
  是謂忽恍。
  言一忽忽恍恍,若存若亡,不可得見。
  迎之不見其首,
  一無端末,不可預待也。除情去欲,一自歸之#11。
  隨之不見其後。
  言一無影跡,不可得而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聖人執古之道,生一以御萬物,知今當有一也。
  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謂知道之紀綱也。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
  謂得道之君也。
  微妙玄通,
  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
  深不可識。
  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內視如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謂下句也。
  豫兮若冬涉川,
  舉事輒加重慎,豫豫兮若冬涉川,心難之。
  猶兮若畏四鄰,
  其進猶猶若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鄰之知。
  儼兮其若客,
  如客對主人,儼然無所造作也。
  渙兮若冰之將釋,
  渙者,解散也。釋者,消亡也。謂除情去欲,日以空虛也。
  敦兮其若樸,
  敦者,質厚也。樸者,形未分也。內守精神,外無文彩。
  曠兮其若谷,
  曠者,寬大也。谷者#12,空虛。不有德功名,無所不包也。
  渾兮其若濁。
  渾者,守本真也。濁者,不昭然也。與眾合同不自尊。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孰,誰也。誰能如水之濁,止而靜之,徐徐而自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誰能安靜以久,徐徐以長生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此長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
  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夫唯不盈滿之人,能守弊,不為新成。守弊者,匿光榮也#13。新成者,貴功名也。
  歸根第十六
  致虛極,
  致,至也。道人捐情去欲,五藏清靜,至於虛極也。
  守靜篤。
  守清靜,行篤厚。
  萬物並作,
  作,生也。萬物並生。
  吾以是觀其復。
  言吾以觀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人當重其本。
  夫物芸芸,
  芸芸者,花葉茂盛之貌。
  各復歸其根。
  言萬物無不枯落,反復其根而更生。
  歸根曰靜,
  靜謂根也。根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不復死。
  靜曰復命,
  言能安靜者,是謂復還性命,便不死。
  復命曰常,
  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
  知常曰明。
  能知道之所常行者,則為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道之所常行,而妄作巧詐,則失神明而凶。
  知常容,
  能知道之所常行,則除情欲,無所不包容也。
  容乃公,
  無所不包容,則公正無私,眾邪莫當。
  公乃王,
  公正無私,則可以為天下王,治身正則,形一而靜,神明千萬,共凑己躬。
  王乃天,
  能王則德洽,神明乃與天通矣。
  天乃道,
  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
  道乃久。
  與道合同乃能長久。
  沒身不殆。
  能公能王,通天合道,四者純備,道德弘遠,無殃無咎,乃與天地同沒,終不危殆也。
  道德真經註卷一竟
  #1陰陽:疑前面脫『有』字。
  #2熟:原本作『就』,據影宋本改。
  #3要妙:影宋本作『要』。
  #4疾:疑作『矣』。
  #5與天通:原本『通』前衍『道』字。據影宋本刪。
  #6主出入人口:原本作『出入於口』,據S.477改。
  #7和而不唱:原本脫『和』字,據影宋本加。
  #8乃可:原本作『謂』,據影宋本改。
  #9如臨危:影宋本作『如臨深危』。
  #10縱欲:原本作『從辱』,據影宋本改。
  #11一自歸之:原本脫『一』,據影宋本加。
  #12谷者:原本作『谷有』,據影宋本改。
  #13匿光榮:『榮』原作『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