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聰;心雖不能計,會之者運用而不盡。道
  俗之好如彼,利害之塗如此。
  三十六章
  將欲嗡之,必固張之。
  將欲塞兌而閉門,愚夫不服,縱其開兌而濟事,困而後已。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息其雄猛之心,縱其剛強之志,柔弱生徒,剛強死行,苦至當止也。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欲衰而更盛,物極而自反。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欲奪其惡,惡行不除,惡積滅身,臨時自悟。
  是謂微明。
  上之權道觀之,則未似施教。究理則極有濳資,甚自微妙,分明歷然有益,故謂微明。八十一章廣陳化道,而凡情有繫,所執不同,以實示之,而不從將權化之,令知返玄教,深遠左右宜之。權釋辯於前,實解彰於後。欲噏斂之,開經化之;欲弱俗情,強其仙骨。欲廢邪志,與之正道;欲奪惡行,與之善業。
  柔弱勝剛強。
  權道順之而不違,故言柔弱必竟能制於剛強,故言勝也。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脫,失也。魚之游泳,事藉於江湖。聖人大寶,理資於利器。魚不可以失水,失水則魚亡。利器不可以示人,示人則危殆。故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知執權之道不易其人。
  (後文元闕)#3
  老子道經卷上#4竟
  #1 按《道藏》本原將老子道經李榮註分作四卷。現據敦煌本合併為一,改題『道德真經註卷上』。後文卷題亦刪去。
  #2 按《道藏》本原未分章,僅題篇名『道經』二字。現據通行本分章,列出章次,以便閱讀。下同此。
  #3 《道藏》本原止於此。以下第三十七至八十一章缺。據敦煌本及強本補。
  #4 此行係整理者補。下卷敦煌本尾題『老子德經卷下』,可證上卷尾題應作『老子道經卷上』。
  道德真經註卷下#1
  元天觀道士李榮注
  三十八章#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明古之皇道,宅太虛以為心,凝至一而為體。不言均天地之化,無事成萬物之功,未規揖讓之名,豈有干戈之争。雖復處宗處極,而乃非爭非名,無為自然,故云上德。為而不恃,成功不居,故云不德。畜養萬物,物得以成,故云有德。內明德與道合,厥義可尊,故云上德。道既無象,德亦虛玄,韜光藏用,故云不得。雖藏於用,無用之用用矣。乃韜於光,不耀之光光矣。有用有光,濟人濟物,故云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道德之風幾乎將失,仁義之化殆欲斯興,文字既彰,澆漓漸矣,故云下德。以德為德,以功為功,恃德伐功,故云不失德。執言有德,不及無為,故云是以無德。內明體同虛寂者德之上,事有紛累者德之下,封執在心故云不失德。執者失之,是以無德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以,用也。上用無為以化下,下用無為以事上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用有為以導下,下亦以有為以事上,何者?草則逐風以西東,影則隨形而曲直,故知君海內者不可以多事,理歸虛靜,訓弟子者不可以非禮,義存忠孝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兼愛博施仁也,賞善罰惡義也,恒其道德,其宜上也。上德下德亦澆淳之化有殊,無為有為明得失之政斯別。下德之稱有為者,是上德之劣也,上仁之稱無為者,是上義之優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上禮經三百,威儀三千,以此教人,故曰為之。禮煩則亂,下不能行,故云而莫之應,可謂信不足有不信。相信自可忘言,不信則生忿争,是以揮拳攘臂,更相牽引。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
  玄古淳和,物情誠實,人皆自足,不假仁義以煦濡,家悉無為,各懷道德以游泳,爻象不作,教迹未興,混親疏,忘貴賤,此則太上下知,大道之化也。此風既散,謐號乃興,畜養之義行焉,成濟之功見矣。聖人濳被,黎首自安,此上德之化也。親惠情生,泛愛功起,親則有所不普,愛則有所不同,澆風以漸也。親愛不足以化俗,賞罰于是以理人。又喪賞罰之義,廢仁義之禮,教之以折旋,行之以玉帛,而君欺于上,臣誑于下,淳源已遠,澆浮孔熾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人皆敦厚,各懷忠信,亦無煩曲禮,但忠信已薄,澆浮更厚,惑亂滋甚,以禮理之,賤質貴文,轉增邪亂,故言亂始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始。
  道德者,道之實也。仁義者,道之華也。先知仁義者,識華不識實也。夫明者自然合理,暗者方俟師教,知禮非上智之基,乃是下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云去彼取此。
  散樸以為器,原其始也至淳,失道而後德,要其終也澆薄。是以仁非本性,義異自然,信不由衷,禮飾於外,是非戰争,奸巧紛紜,父子失慈孝之心,君臣乖忠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