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車惠弼曰:行人虛懷內靜,不馳心於世俗,末役思於攀緣,以真炤偽,事無不悉也。
  陸佃曰:夫萬物皆備於我矣。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反身求之而不誘於外,則人之道可以不出戶而知,天之道可以不窺牖而見。
  天下雖大,聖人知之以道。天道雖遠,聖人見之以心。心與道合,以道觀天下,無遠之不察,故無待於出戶。以心見天道,無高之不至,故無待於窺牖。楊子曰:人心其神矣乎。操則存,舍則亡,能常操而存者,其唯聖人乎。聖人存神索至,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者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蔡子晃曰:明無道者,不能察己知人,馳心逐境,雖復出戶遠遊,境界窺牖,瞻望星辰,其於知見甚為寡少,以其拾己而求於外也。
  呂吉甫曰:今夫天下之大,固無窮也,必待出而後知之。則足力之所及者寡矣,所知者幾何哉。天道之遠,固不測也,必待窺而後見之。則目力之所及者寡矣,所見者幾何哉。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王元澤曰:無極之理盡於一塵,纖慮不萌,萬緣已現。學道么要豈不在玆,而彼乃遠出以求,亦已昧矣。彌遠彌少,不其然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御註:以吾之智而知天下,是謂不行而知。以吾之心而以見天道,是謂不見而名。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夫何為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是謂不為而成。
  其知如神察於人倫,堯、舜知天下可知矣。則天之大與天之合,堯、舜見天道可知矣。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故曰不為而成。此章主道而言也,有天道焉,有人道焉。天人雖異,其道相通。聖人以心合道,天下雖大,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遠,可不窺牖而見。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御註:學以致其道,始乎為士,終乎為聖。日加益而道積於厥躬。孔子謂顏淵曰:吾見其進也,致道者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而萬事銷忘,故曰損。連伯玉所以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修真之人始乎務學以為士,終乎得道以為聖。方務學以窮理,物物而求通,故曰益矣。為道盡性而極乎至虛,物物知非,不期乎損,而所有漸銷矣。先言為學者,若不學則見善不明,信道不筒,無以政道。既致道當絕學,若不絕學,則聞見之多則以博溺,心不能體道,故後言為道日損也。故曰:始乎務學以致道,終乎得道以絕學,乃為全真之士矣。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成玄英曰:為學之人,執於有欲。為道之士,又滯無為。雖復淺深不同,而二俱有息。今欲祛此兩執,故有再損之文,既而前損損有,欲後損損無,為學道二偏雙遣,非有非無,一中斯契。
  舒王曰:窮理盡性,必至於復命。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者,復命也。然命不亟復也,必至於消之復之,然後至於命,故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呂吉甫曰:損之者未免乎有為也,並其損之者而損焉,而後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羅什曰:損之者無贏而不遣,遣之至乎忘惡。然後無細而不去,去之至乎忘善。惡者非也,善者是也,既損其非,又損其是,故曰損之又損。是非俱忘,情欲既斷,德與道合,至於無為。己雖無為,任萬物之自為,故無不為也。
  王弼曰:有為則有所失,故無為乃無所不為。
  呂吉甫曰:無者無有而已,無不為者乃所以無無也,此之謂絕學無憂。為學者日益其所無,為道者日損其所有。損之者損其所有也,尚有所損之心,至於又損,兼忘此心,故無為也。寂然不動,無不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經》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劉仲平曰:孔子稱堯曰: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稱舜曰:無為而治,治至於此,百姓皆謂我自然矣。自非無事,以取天下,曾何足以及此。
  無事者,道之真。聖人體,道之真。天下歸懷,此無事所以取天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御註: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聖人體道而以其真治身。帝之所興,王之所起,偶而應之,天下將自賓。太王宣父所以去邠而成國于岐山之下。
  唐明皇曰:有事則煩勞,煩勞則凋弊,故不足以取天下。
  此章首言為學者將以致道也。致道忘心,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事。無為者道之常,無事者道之真,此所以取天下也。《西昇經》云:無為無事,國實民富。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御註:聖人之心,萬物之照也。虛而能受,靜而能應,如鎰對形,以彼妍醜,如谷應聲,以彼巨細,何常之有疏。觀萬物而知情,因民而已,此之謂百姓為心。莊子曰: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