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之偽情也。故係我天性,學彼仁義,雖通達聖邇,如墨翟、楊朱#16,乖於本性,故非論生之所善也。
  屬其性於五味,雖通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
  〔注〕率性通味乃善。
  〔疏〕《孟子》云:俞兒,齊之識味人也。《尸子》云:俞兒和薑桂,為人主上食。夫自無天素,效物得知,假令通似俞兒,非其善故也。
  屬其性乎五聲,雖通如師曠,非吾所謂聰也;屬其性乎五色,雖通如離朱,非吾所謂明也。
  〔注〕不付之於我而屬之於彼,財雖通之如彼,而我己喪矣。故各任其耳目之用,而不係於離曠,乃聰明也。
  〔疏〕夫離朱、師曠,稟分聰明,率性而能,非關學致。今乃矯性偽情,拾已效物,雖然通達,未足稱善也。
  吾所謂臧者,非仁義之謂也,臧於其德而已矣;
  〔注〕善於自得,忘仁而仁。
  〔疏〕德,得也。夫達於玄道者,不易性以徇者也,豈復執己陳之芻狗,治先王之連廬者哉。故當知其自知,得其自得,以斯為善,不亦宜乎。
  吾所謂臧者,非所謂仁義之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
  〔注〕謂仁義為善,則損身以殉之,此於性命還自不仁也。身自不仁,其如人何。故任其性命,乃能及人,及人而不累於己,彼我同於自得,斯可謂善也。
  〔疏〕夫曾參、史魚、楊朱、墨翟,此四子行仁義者,蓋率性任情,稟之天命,譬彼駢枝,非由學得。而或者暗曾史之仁義,言放效之可成;聞離曠之聰明,謂庶幾之叉政;豈知造物而亭毒之乎哉?故王弼注《易》云,不性其情,焉能久行其跋#17,斯之謂也。
  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
  〔注〕夫絕離棄曠,自任聞見,則萬方之聰明莫不皆全也。
  〔疏〕夫希離慕曠,見彼聞他,心神馳奔,耳目竭喪,此乃愚閤,豈日聰明若聽耳之所聞,視目之所見,保分任真,不蕩於外者,即物皆聽明也。
  夫不自見而見彼,不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注〕此舍己效人者也,雖效之若人,而己已亡矣。
  〔疏〕夫不能視見之所見而見目即求離朱之明,不能知知之所知而役知以慕史魚之義者,斯乃偽情學人之得,非謂率性自得己得也。既而偽學外顯,效彼悅人,作偽心勞,故不自適其適也。
  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蹶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
  〔注〕苟以失性為淫僻,則雖所失之塗異,其於失之一也。
  〔疏〕淫,滯也。僻,邪也。夫保分率性,正道也;尚名好勝,邪淫也。是以拾己逐物,開希幸之路者,雖伯夷之善,盜坏之惡,亦同為邪僻也。重舉適人之適者,此結#18前生後以起文勢故也。
  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淫僻之行也。
  〔注〕愧道德之不為,謝冥復之無述,故絕操行,忘名利,從容吹累,遺我忘彼,若斯而已矣。
  〔疏〕夫虛通之道,至忘之德,絕仁絕義,無科無名。而莊生妙體環中,游心物表,志操絕乎仁義,心行忘乎是非;體自然之無有,塊道德之不為。而言上下者,顯仁義淫僻之優劣也。而云余愧不敢者,示謙也。郭注云從容吹累者,從容,猶閑放;而吹累,動而無心也。吹,風也;累,塵;猶清風之動,微塵輕舉也。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十竟
  #1#2王孝魚依《釋文》補。
  #3郭慶藩引文『言』作『也』。
  #4《闕誤》引張君房本『方』作『口』。
  #5郭慶藩引文無『而』字,『之』字在『言』下。
  #6郭慶藩引文『正』作『望』。
  #7『望』字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補。
  #8郭慶藩引文『此』作『比』。
  #9王孝魚依正文改『非』在『其』下。
  #10浙江書局本、世德堂本『雖』作『舉』。
  #11郭慶藩引文『以』下有『生』字。
  #12四庫本、浙江書局本『盤』俱作『槃』,下疏文同。
  #13郭慶藩引文『反』作『及』。
  #14王孝魚依正文在『名』下補『家』字。
  #15四庫本、浙江書局本『辯』俱作『辨』,王孝魚依世德堂本改『辯』作『辨』。
  #16郭慶藩引文『墨翟、楊朱』作『曾參、史魚』。
  #17郭慶藩引文『歧』作『致』。
  #18郭慶藩引文『結」』作『疊』。下【超』字疑為『起』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改。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十一
  河 南 郭 象 注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
  外篇馬蹄第九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齡草飲水,翹足而陸#1,此馬之真性也。
  〔注〕駑驥各適於身而足。
  〔疏〕魷,齒也;踐,履;禦,捍;翹,舉也。夫蹄踐霜雪,毛禦風寒,飢即魷草,渴即飲水,逸豫適性,即舉足而跳躑,求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