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之细也。不郊,无望可也。巳,止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妇人既嫁不逾竟,杞伯姬来求妇,非正也。
  [疏]“求妇非正也”。
  ○释曰:重发传者,嫌国君之妻异,故明之。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於帝丘。帝丘,卫地。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已丑,郑伯捷卒。捷,在接反。
  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已卯,晋侯重耳卒。晋自庄公已前,不书于《春秋》,又不言文公之入及郑忽之杀,何乎?徐邈通之曰:“案《诗序》及《纪年》、《史记》,晋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又郑忽之后,有子亹、子仪,且事出记传而经所无殊多,诚当有不告故不书者。诸侯有朝聘之礼,赴告之命,所以敦其交好,通其忧虞。若邻国相望而情志否隔,存亡祸福,不以相关,则它国之史,无由得书,故告命之事绝,则记注之文阙,此盖内外相与之常也。鲁政虽陵鷃而典刑犹存,史策所录,不失常法,其文献之实足证,故孔子因而脩之,事仍本史,而辞有损益,所以成详略之例,起褒贬之意。若夫可以寄微旨而通王道者,存乎精义穷理,不在记事少多,此盖脩《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故穀梁子可不复发文,而体例自举矣。”
  ○重,直龙反。亹,亡匪反。朝聘,直遥反。好,呼报反。否,备矣反。注,张住反。不复,扶又反。
  [疏]注“师资辩说”。
  ○释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日用者,《易?系辞》文也。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滑,国也。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不言战而言败,何也?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滑无备,故言虚国。
  ○殽,户交反。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殽之战始也。明秦本非夷狄。
  ○别,彼列反。
  [疏]“进不”至“始也”。
  ○释曰:旧解进不能守,谓入滑而去;退败其师,谓败於殽也;乱人子女,谓入滑之时,纵暴乱也。本或别进字者。

  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子之辈皆已老死矣。拱,合抱也。言其老无知。
  ○百里子如字,或作伯,误也。蹇,纪辇反。拱,九勇反。合手曰拱。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於殽之岩唏唫之下。其处险隘,一人可以要百人。
  ○女音汝,下及注同。唫,本作崟,音吟,一音钦。处,昌虑反。隘,於懈反。要百,於遥反,下文“要而击之”同。我将尸女於是。”尸女者,收女尸。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畏秦伯怒,故云彼我要有死者。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倚轮,一只之轮。
  ○倚,居宣反,或於绮反。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癸巳,葬晋文公。曰葬,危不得葬也。
  狄侵齐。
  公伐邾,取訾楼。訾,子斯反。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晋人败狄于箕。箕,晋地。
  冬,十月,公如齐。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乙巳,公薨于小寝。小寝,内寝。小寝,非正也。非路寝。
  [疏]“小寝,非正也”。
  ○释曰:传发此例者,以隐公不地,桓公非正,今僖公虽卒,而没於妇人之手,故发传以恶之也。

  陨霜不杀草。《京房易传》曰:“君假与臣权,陨霜不杀草。”
  ○陨,云敏反。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重,谓菽也。轻,谓草也。轻者不死,则重者不死可知。
  李、梅实。《京房易传》曰:“从叛者兹谓不明,厥妖木冬实。”实之为言犹实也。实,子。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卷十

 卷十

  ◎文公起元年,尽八年

  文公襄王二十六年即位,名兴。
  [疏]《鲁世家》:文公名兴,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谥法》:“慈惠爱民曰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继正,谓继正卒也。隐去即位以见让,桓书即位示安忍。庄、闵、僖不言即位,皆继弑。
  ○去,起吕反。见,贤遍反。弑,申志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诸侯丧,天子使大夫会葬,礼也。传例曰:“天子大夫称字。”盖未受采邑,故不称氏。字者贵称,故可独达也。
  ○贵称,尺证反。
  [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