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公孙于齐”,亦是明公之恶也。或可详内,不可以外例准之。然“卫侯朔出奔齐”,传曰“朔之名,恶也。天子召而不往”,彼亦恶而书名,则北燕伯、蔡侯之徒,亦是书名以见恶也。今卫侯以恶甚而书日,所以不名者,“郑忽出奔卫”,传曰“其名,失国也”,卫侯虽则恶甚,以其不失国,故不名以见得国,入书名以明恶也。曹伯负刍无罪,故出入不名,则卫侯郑入书名者,亦恶可知也。然卫侯朔亦得国,而出书名者,以天子绝之故也。则蔡侯东、北燕伯款,亦为失国而名也。郑忽,桓十五年称“世子忽复归于郑”,亦是得国而书名者,以其微弱罪贱之,故传曰其名失国,以后虽入国,不能自安,故亦与失国同也。又忽是世子,与君少异,故彼注云其名,谓去世子而但称忽是也。公孙于齐不名者,为内讳也。一解以卫侯不名者,出奔书曰,以见罪恶甚,故不复名也,理亦通耳。

  莒人侵我东鄙。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会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阅音悦。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向,舒亮反。戌音恤。
  二月,巳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采地。夏,名。书名,则非卿也。天子无外,所命则成,故不言逆女。
  ○刘夏,户雅反,注同。
  [疏]“刘夏”至“于齐”。
  ○释曰:《公羊》以刘夏为天子下大夫,今范云非卿,则亦以为下大夫也。此时王者,案《世本》、《本纪》当倾王也。

  过我,故志之也。过音戈。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公救成,至遇。至遇而齐师已退也。遇,鲁地。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郛,郭。
  ○郛音孚。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卷十六

 卷十六

  ◎襄公起十六年,尽三十一年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湨梁,地。
  ○湨,古阒反。
  戊寅,大夫盟。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疏]“晋人”至“以归”。释曰:诸侯不得私相治,执人以归,非礼明矣。

  齐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会。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甯殖、宋人伐许。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大雩。
  冬,叔孙豹如晋。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瞷卒。瞷音闲,《左氏》作“轻”。
  宋人伐陈。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九月,大雩。
  [疏]“九月,大雩”。
  ○释曰:前年大雩不月,此月者,僖十一年传曰“雩,月正也”,是九月八月雩得正也,故月。前年雩不正,时也。

  宋华臣出奔陈。
  冬,邾人伐我南鄙。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不言朝,不能行朝礼。
  ○朝,直遥反。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称行人,怨接於上也。怨其君而执其使,称行人,明使人尔,罪在上也。
  ○其使,所吏反,下同。
  [疏]注“怨其君”至“在上也”。
  ○释曰:称人以执,是执有罪。范云明使人者,谓称行人者,明罪在君上,故云“明使人”,非谓称行人以罪晋也。重发传者,楚是夷狄,嫌晋之主盟当异,故重明之。

  秋,齐侯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非围而曰围,据实伐。齐有大焉,亦有病焉。齐若无罪,诸侯岂得同病之乎?非大而足同焉?齐非大国,诸侯岂足同共围之与?
  ○同与音馀。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诸侯同罪大国,是不量力,必为大国所雠,则亦病矣。
  [疏]“非围”至“病矣”。
  ○释曰:知非围者,以十九年经云“至自伐齐”,不以围致故也。传言“非围而曰围”者,解经不以实言之意。“齐有大焉,亦有病焉,”谓经称同围之意。齐虽有事,大国焉,亦有罪恶焉。病犹罪恶也,谓数伐鲁。以数伐鲁,又复国大,故称同围之耳。“非大而足同与”,覆上“齐有大焉”,“诸侯同罪”之意也,谓齐若非大国,何须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谓齐是大国,诸侯共同罪之,必为大国所雠,是取祸之道,故云亦罪恶矣,言诸侯与齐同有罪恶也。

  曹伯负刍卒于师。闵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