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教授牒》云:
  
  “本州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求师取友,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忠肃对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而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气不振,议者惜之。当职叨冒假守,到官两月,困守簿书,未及一往。除已请到醴陵黎君贡士充讲书职事,与学录郑贡士同行措置外,今议别置额外学生十员,以处四方来学之士。其廪给依州学则例。更不补试,听候当职考察搜访,径行拨入。凡使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区区课试之间,实非小补。牒教授及帖书院照会施行。”
  
  朱子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事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己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六月,请放归田里。八月,宁宗即位,召赴行在。计朱子在岳麓讲学,前后止三阅月耳。集中有《谕诸生》、《谕诸职事》二文,亦非为岳麓而发。湖南从学者,不及南轩之多且著,以其在湘月日之短耳。然“忠孝廉节”四字刻于讲堂,“赫曦’、“自卑”两亭立于山麓,湘浦有朱张之渡,潇湘有洙泗之风,大儒过化存神之妙,又岂论其时之久暂哉!
  
  朱、张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云:“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朱)烟云眇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张)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朱)”
  
  湘人著书叙述朱学者略次于后
  
  《易本义质》四卷明衡阳王介之著
  
  《周易本义拾遗》六卷清善化李文炤著
  
  《周易附说》一卷清湘乡罗泽南著
  
  《易鉴》三十八卷清安仁欧阳厚均著
  
  《尚书辨伪》五卷清善化唐焕著。宋人疑梅氏古文之伪者,始于朱子与吴棫
  
  《仪礼经传通解集注》四十六卷清善化李文炤著
  
  《孝经刊误辨释》清善化唐文华著
  
  《学庸讲义》(名《岳麓讲义》)清善化李文炤著
  
  《读四书大全说》一卷明衡阳王夫之著《四书集注考证》十六卷清邵阳唐方燿著
  
  《四书朱注疏》三十六卷清新化段起玲著
  
  《四书朱义纂要》四十卷清武陵杨丕复著
  
  《通鉴纲目拾遗证正》清桃源黎邦彦著
  
  《通鉴纲目集义》五十九卷清善化李芳华著
  
  《朱子年谱纲目》十二卷清新宁李元禄著
  
  《朱子五忠祠传略考正》、《五忠祠续传》清新化邓显鹤著
  
  《岳麓书院志》十卷明善化吴道行著
  
  《岳麓书院志》明攸县陈论著
  
  《岳麓书院志》八卷明宁乡陶之典著
  
  《朱子语录》一卷宋湘潭钟震著。湘乡萧佐舒高、衡阳林子蒙、常宁袭盖卿皆有此书
  
  《紫阳传授录》(旧志为《池州语录》)清平江李杞著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太极解拾遗》一卷、《通书解抬遗》一卷《后录》一卷、《西铭拾遗》一卷《后录》一卷、《正蒙集解》九卷、《朱子语类约编》清善化李文炤著
  
  《朱子学案》八十卷、《国朝学案小识》二十卷、《四砭斋省身日课》四卷清善化唐鉴著
  
  《入德津梁》二十八卷清湘阴王之鈇著
  
  《五子见心录》三卷、《从学札记》一卷清浏阳朱文炢著
  
  《弟子箴言》十六卷清益阳胡达源著
  
  《西铭讲义》一卷、《姚江学辨》二卷、《人极衍义》一卷清湘乡罗泽南著
  
  《思辨录疑义》一卷清湘乡刘蓉著
  
  《近思录释》明衡阳王夫之著
  
  《朱子文语纂编》十四卷清邵阳车鼎丰著
  
  《近思录注析微》清邵阳车鼎贲著
  
  《辨类编》三卷、《切己录》清邵阳车无咎著
  
  《读书日记》四卷、《惜日笔记》二十卷清武陵赵慎畛著
  
  《岳麓书院学规》清善化李文炤著
  
  《小学补注》清善化唐文华著
  
  《小学韵语》清湘乡罗泽南著
  
  《明道书院约言》清湘潭黄舒昺著
  
  《耐庵集》清善化贺长龄著
  
  《寒松堂集》清善化贺熙龄著
  
  按曾文正《罗山神道碑》云:“洛闽之绪,近世所捐,姚江事业,或迈前贤。”咸同诸公,始多尊崇紫阳,而干略又同新建。曾、罗逝后,老辈多宗汉师。自皮先生为《南学讲义》,言乾嘉汉学皆出宋儒,且多出于朱子,群士始稍解迷惑。迄梁启超衍其师说,著书时诋程朱,谓但读王懋竑《朱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