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为南吕、无射为黄钟、黄钟为太簇」….。
  宋律较唐律高二律也!)
  考(唐)燕乐虽以夹钟为律本。而(宋)黄钟一均,实应(唐)太簇,非夹钟位。此亦易明之事,不审前人何故昧之。)
  (而(宋)黄钟,实应(唐)太簇。与唐以夹钟为律本,无关。作者亦昧者也。)
  
  《宋史乐志》:教坊所秦,凡十八调――
  四十大 曲,南吕宫曲二:<赢府>、<薄媚>
  队舞大曲 十 八,南吕宫曲一:<平晋普天乐> 
  曲 破 二十九,南吕宫曲一:<七盘乐>
  小 曲二百七十,南吕宫曲十一:<仙盘露>、<冰盘果>、<芙蓉园>、<林下风>、<凤雨调>、<开日幌>、<凤来宾>、<落梁尘>、<望阳台>、<庆年丰>、<青骏马>
  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南吕宫曲二:<倾杯乐>、<三台>
  云韶部大曲十三,南吕宫曲一:<普天献寿>。(此曲太宗所制)
  
   [案:张先《子野集》,南吕宫有<江南柳>、<八宝妆>、<一丛花令>三曲。
  《碧鸡漫志》,“南吕宫有<凉州>”。
  又,”<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
  又,“<望江南>自唐至今皆南吕宫”。)
  
  金院本南吕宫八曲:<瑶台月>、<三煞>、<应天长>、<一枝花>、<一枝花缠>、<傀儡儿>、<转青山>、尾。
  
  元《中原音韵》,南吕宫曲二十一章:(本无宫字,今补入)<一枝花>、(即<占春魁>)、<梁州第七>、隔尾、<牧羊关>、<菩萨梁州>、<玄鹤鸣>、(即<哭皇天>)、<乌夜啼>、<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即<楚江秋>)、<贺新郎>、<梧桐树>、<红芍药>、<四块玉>、<草池春>(即<斗虾蟆>)、<鹌鹑儿>、<阅金经>(即<金字经>)、<翠盘秋>(亦入中吕,即<干荷叶>)、<玉交枝>、煞、黄钟尾。
  
  [案:(元陶九成) 《辍耕录》,南吕宫曲二十章;
  (明臧懋循)《元曲选》,南吕宫三十九章,与此不同。)
  仙吕宫
  《琵琶录》:宫七调,第六运仙吕宫。
  
  《宋史律历志》:”夷则之宫为仙吕宫。”
  
   《补笔谈》:下工(《燕乐三书》引作「下一」,误!)字配夷则。
  又,夷则宫今为仙吕宫,杀声用(下)工字(夷则)。
  又,仙吕宫用九声,紧(?高)五、下凡、(下)工、尺、上、下一、高四、六、合。(七商之林钟商、七羽之仙吕调,同(均)。)
  
  《词源》:夷则(之)宫俗名仙吕宫。
  [案:七宫之第六运,即案琵琶大弦之第六声也。
  黄钟一均,既实用(夹钟均之)太簇(一)、夹钟(二)、仲吕(三)、林钟(四)、南吕(五)、无射(六)、黄钟(七)之七律。(不知作者为何称其为黄钟一均。)则此调居第六,名为夷则,实应无射,(宋之夷则,与唐之无射同高),故不曰夷则宫,而曰仙吕宫也。
  仙吕宫即琵琶之工字调,故杀声用(下)工字(夷则)也。)
  
  《宋史乐志》:“政和四年正月,大晟府言,宴乐清宫调多不正。如
  以无射(均)为黄钟宫、
  以夹钟(均)为中吕宫、
  以夷则(均)为仙吕宫之类。”
  考仙吕非律名,与正宫、高宫(?)、 道调宫一例,不可与黄钟、中吕二宫相提并论也。(正宫确属黄钟均、、道调宫确属中吕均,然因何举高宫为例?)
  
  《宋史乐志》:教坊所奏凡十八调――
  四十大曲,仙吕宫曲三:<梁州>、<保金枝>、<延寿乐>;
  队舞大曲 十八,仙吕宫曲一:<甘露降龙庭>;
  曲 破二十九,仙吕宫曲一:<王母桃>;
  小 曲二百七十,仙吕宫曲九:<折红叶>、<鹊渡河>、<紫兰香>、<喜见时>、<猗兰殿>、<步瑶阶>、<千秋乐>、<百和香>、<佩珊珊>;
  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仙吕宫曲一:<倾杯乐>。
  
  [案:柳永《乐章集》仙吕宫有<倾杯乐>、<笛家>、<鹤冲天>三曲,
  张先《子野集》仙吕宫有<燕台春慢>、<好事近>二曲,
  《姜白石集》自制曲仙吕宫有<暗香>、<疏影>二曲,
  《碧鸡漫志》仙吕宫有<凉州>,
  又(周密)“天基圣节排当乐次”夷则宫有<上林春引子>(v粟起)、<万岁梁州曲破>(同上)、<圣寿永歌曲子>(同上)、<捧瑶后慢>(琵琶起)、<寿长歌曲子>(唱)、<花梢月慢>(稽琴起)、六曲。
  夷则宫即仙吕宫也。)
  
  金院本仙吕宫六曲:<赏花时>、<天下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