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1] [太簇为商故。]
  [17][72] [校:原本缺“商”字。]
  [18][73] [七角起应钟,则第六声为林钟,起姑洗为黄钟。]
  [19][74] [琵琶丝声,故七律相去不齐,竹声则不尔也。]
  
  [20][75] (旧误脱商调)
  [21][76] (其锦案:南吕二十二章当作二十一章。)
  
  明臧晋叔(懋循)《元曲选》载天台陶九成《论曲》:([1][77])
  “正 宫三十三章,
  中吕宫七十三章, [案:《辍耕录》般涉调清曲并入。]
  南吕宫三十九章,
  仙吕宫六十一章,
  黄钟宫三十三章, [凡五宫。]
  
  大石调三十五章, [案:《辍耕录》小石调诸曲并入。]
  双 调一百三十三章,
  商调五十章, [案:《辍耕录》商角调诸曲并入。]
  越 调三十八章。” [凡四调。共九宫调,皆七宫、七商二均者。]
  [案:天台陶氏(九成)论曲,只有五宫四调,其数得九,故明人因之称为“九宫”,犹言九宫调云尔。不然,统高宫而计之,但有七宫,安得所谓九宫者哉?
  高安周氏(德清)论曲,九宫调之外,又有小石、般涉、商角三调,谓之十二调。
  元人南曲无商角,有羽调,又加一仙吕入双调,[此亦始于南宋。]合其数得十三,明人因之,称为十三调,犹言十三宫调云尔。不然,宋干兴以来只有十一调,安得十三调者哉?
  明人制谱,不知九宫十三调为何物,漫云某曲在九宫,某曲在十三调。
  近方氏(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又于七调之外,妄立十三调之名,皆不得其解而臆说也。
  明沈(Z)伯英(1553─1610)《九宫十三调曲谱》,有正宫,又有正宫调,不知正宫即正宫调也。然则其所谓仙吕、中吕、南吕之外,别有仙吕、中吕、南吕三调者,亦未可为据矣!羽调不知于七羽中何属,当是黄钟羽也。
  朱(彝尊)锡鬯(ㄔㄤ\1629─1709)检讨书《沈氏古今词谱后》,谓其黄钟不分宫、羽;存正宫、道宫,去高宫;存大石,去高大石;中吕、仙吕不分宫、调;删去高般涉、南吕、黄钟三调;角声则全略之。皆指为沈氏之误,不知三高调及七角声、正平调,北宋已不用,中吕、南吕、仙吕三调,元人已不用,非创自沈氏也。
  沈氏于燕乐因无所解,而朱氏亦仅得燕乐之粗迹,故所论皆不中款会(真悟)云。]
  
  《宋书.乐志》:
  
  “清商三调歌诗,荀勖撰,旧词施用者,平调六曲,清调六曲,瑟(琴)调八曲。
  
  (北齐魏收506-572)《魏书.乐志》:
  “神龟二年(519),陈仲孺言,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其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三调各以一声为主,然后错采众声,以文饰之。”
  
  《隋书.音乐志》:
  “沛公郑译,奏上龟兹琵琶七调,何妥非其义曰:“近代书记。所载缦乐鼓琴吹笛之人,多云三调,三调之声,其来久矣,请存三调而已。”
  又云:
  “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以来旧曲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辞,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
  属晋朝迁播,符永固平张氏,始于凉州得之。
  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
  及平陈后获之。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2][78])
  
  [案:龟兹琵琶未入中国以前,所谓俗乐者,即清商三调也。故荀勖笛律亦止正声、下征、清角三调。盖即清商三调而易其名耳。]
  
  《通典》:
  "隋平陈,获宋、齐旧乐,诏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
  又云:
  "贞观之初,合考隋氏所传南北之乐,乃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宫调,起居郎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吕,平其散滥,为之折衷。"
  又云:
  "武德九年正月,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正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乐成,奏之。初孝孙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期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乐。"([3][79])
  又云:
  “清乐者,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氏以来旧典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调,与魏三祖所作者,皆备于史籍。
  属晋朝迂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符永固平张氏,于凉州得之,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及隋平陈后获之。文帝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者而补之,以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