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后羲、献并造其极。卫恒祖述飞白而造散隶,开张隶体,微露其白,拘束于飞白,萧洒于隶书,处其季仲之间也。梁武帝谓王献之书白而不飞,萧子云书飞而不白,宜斟酌令得其衷。后子云以篆文为之,雅合帝意。其后欧阳修得焉。

  草书之先,因起于草。自杜度妙于章草,崔瑗、崔父子继能,罗晖、赵袭亦法此艺,与张芝相善,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首自张伯英也。

  卫恒曰: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为草,后有崔瑗、崔,亦皆称工。杜氏结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颖、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殊不及文舒也。

  姜尧章云:草圣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K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而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王右军书羲之字当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然而未尝不同也,可谓所欲不逾矩矣。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而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自大令以来已如此矣,况今世哉。然而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洗尘俗。若使风神萧散,便当过人。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后世相连属数十字而不断,号曰游丝。此虽出于古人,无足为法,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至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自是又一变矣。流至于今,不可复观。

  唐太宗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恶无骨也。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则以耀其精神,无锋则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相带则近于俗。横画不欲太长,太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重,太重则神痴。以捺代T,以发代(即辶),亦以捺代之,唯T则间用之。意尽则用悬针,意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草书忌横直分明,横直多则如积薪束苇,无萧散之气。时时一出为妙。

  蔡希综云:始下笔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连,意莫令断。仍须简略为上,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复,随势所立,大抵之意,圜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模,恐失其笔势,犹高峰坠石,从天而下。笔意如放箭,箭不欲迟。
卷三・笔法

  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必有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

  操执

  卫夫人曰:学书先学执笔。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去笔头三寸一分。下墨点墨,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唐太宗云: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锋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虞世南云:笔长不过六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

  韩方明云:以双指包管,亦当五指共执。要在实指虚掌,钩L讦送,亦曰抵送。若以单指包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撮管法,以五指撮管末,可大草书。

  张敬玄云:楷书把笔,妙在掌虚。运腕不可太紧,紧则腕不能转而字体粗细上下不均。不可悬臂,气力有限。其行草须悬腕,笔势无限也。

  卢进士用笔之法,拓大指,L中指,敛第二指,抵无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弹丸,此大要也。而以大指节外置笔,令转动自在,无名指抵中指,小指抵名指,此细要也。

  张怀云:若执笔浅则坚掣打劲,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则有馀;若执笔深而束紧,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意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制,岂能自由?转动回旋,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

  李华云: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曰截拽是也。虚掌而实指,缓衄而急送。

  黄鲁直云:须双钩回腕,以无名指抵笔,则有力。

  姜尧章云:浅其笔,牢其执,实其指,虚其掌。真书小密,执宜近头。行书宽纵,执宜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