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卦。
  元亨利贞,变易不常,天道之变也。吉凶悔吝,变易不定,人道之应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无声无形不可得而见者也,故假道路之道而为名。人之有行必由于道。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
  显诸仁者,天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而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不可得而见,是藏诸用也。
  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
  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二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
  自乾坤至坎离,以天道也。自咸恒至既济未济,以人事也。
  人谋人也,鬼谋天也,天人同谋而皆可,则事成而吉也。
  变从时而便天下之事,不失礼之大经。变从时而顺天下之理,不失义之大权者,君子之道也。
  五星之说自甘公石公始也。
  人智强则物智弱。
  庄子着盗跖篇,所以明至恶,虽圣贤亦莫能化,盖上智与下愚不移故也。
  鲁国之儒一人者,谓孔子也。
  天下之事始过于重犹卒于轻,始过于厚犹卒于薄,况始以轻始以薄者乎?故鲜失之重,多失之轻。鲜失之厚,多失之薄。是以君子不患过乎重,常患过乎轻,不患过乎厚常患过乎薄也。
  庄子齐物未免较量,较量则争,争则不平,不平则不和。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当仁不让于师者,进仁之道也。
  秦穆公伐郑败,而有悔过自誓之言,此非止霸者之事,几于王道,能悔则无失也。此圣人所以录于书末也。
  刘绚问无为。对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此所谓无为也。
  文中子曰。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或曰,天下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若此之类,理义之言也,心迹之判久矣,若此之类,造化之言也。
  庄子气豪,若吕梁之事,言之至者也。盗跖言事之无可奈何者,虽圣人亦莫如之何。渔父言事之不可强者,虽圣人亦不可强,此言有为无为之理,顺理则无为,强则有为也。
  金需百炼然后精,人亦如此。
  佛氏弃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岂自然之理哉?
  志于道者,统而言之,志者,潜心之谓也,德者,得于己,有形故有据,德主于仁,故曰依。
  庄子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此君子思不出其位,素位而行之义也。
  晋狐射姑杀阳处父,春秋书晋杀其大夫阳处父,上漏言也,君不密则失臣,故书国杀。
  人得中和之气则刚柔均,阳多则偏刚,阴多则偏柔。
  作易者其知盗乎?圣人知天下万物之理而一以贯之。
  以尊临卑曰临,以上观下曰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合而言之则一,分而言之则二,合而言之则二,分而言之则四,始于有意,成于有我,有意然后有必,必生于意,有固然后有我,我生于固,意有,心必先期,固不化我,有己也。
  记问之学未足以为事业。
  学在不止,故王通云,没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