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门、内关、肝俞,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蘸酒点刺肘窝出血。

【古方】

在神道穴用三棱针挑刺出血。

【病例】

石XX,女,3岁,1981年7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4月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昏睡时间长,时抽动。

症状:肢体消瘦,精神不振,昏睡露睛,颈项强直,四肢厥逆,脉沉无力,指纹青淡。

诊断:慢惊风。

治则:平肝熄风健脾。

治法:梅花针弹刺大椎、脊柱两侧,手捏提出血。细三棱针点刺行间、大都穴出血。另用温灸尺泽、神道。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四、脐风

由于断脐时不慎,毒邪侵入经络,以致肝风内动,促成脐风。

【治疗】

百会、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承山、颊车,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少商、中冲、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火罐拔吸2分钟。

曲池、昆仑,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鼻侧从上斜下隆起处,辨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用大头针刺出黄水,隔日再刺。

【古方】

1、在印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神阙穴,挤出黄水。

【病例】

周X,男,婴儿,家住贵州省遵义市茅草铺生产队,1981

年5月19日初诊。

父母代诉:出生后6天,突然发现四肢很冷,神志昏迷

不醒,抽搐。

症状:胸满腹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身热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视,舌青,指纹紫。

诊断:脐风。

治则:驱风镇痉。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印堂稍下处,此点其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刺后黄水涌出;又向上斜刺人中入1分许,10分钟后症状减轻,然后用针刺大椎、少商、中冲,术后症状消失,复用麝香少许和陈艾绒敷脐。半月后随访,小儿健康。


五、吐泻

小儿由于食乳不节,食滞内停,或外感寒湿之邪,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或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等引起。

【治疗】

商阳、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中院,火罐拔吸5分钟。

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风池、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在厉兑、二间,大肠俞等穴上点刺出血。


六、疳积

此证多因饮食不节,断乳过早,病后失调,药物攻伐太过,以及虫积等因素,使脾胃受伤,津液枯涸,不能消磨水谷,久之积滞生热,因热成疳所致。

【治疗】

四缝、鱼际,三棱针点刺出血。

上院,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内关、大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食、中、无名指、小指中节横纹中(分上四缝、下四缝),用大头外或三棱针挑刺出黄色液体,每日一次。

【古方】

1、在四缝处放血。

2、用三棱针点刺冲阳、公孙出血。

【病例】

谢X,男,5岁,家住重庆市市铜矿区红岩煤矿,1983年7月I7日初诊。

父母代诉:食欲不好,2年多,爱吃零食,易感冒。

症状:厌食,多汗,面黄肌瘦,腹满,肚脐周痛,头发枯燥。

诊断:小儿疳积。

治则:(l)用三棱针挑刺四缝穴(约一颗米粒深),挤出白黄色粘液.(2)内服:鸡矢藤15克,鸡内金5克,胡黄连6克,槟榔10克,乌梅6克,白芍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

挑刺2次,服药15天。1周后食量明显增加,半月后饮食达到正常儿童水平,l月后症状消失,体重增加1.5公斤。


七、小儿麻痹

本病主要因感受暑湿时邪,滞留经络,湿热郁蒸,耗伤津液,气血不能通达四肢,筋脉失养,故成麻痹。

【治疗】

十宣、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患肢部、后颈、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