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心俞、足三里、丰隆,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少冲穴处放血。

【古方】

用三棱针挑刺或点刺百会、人中穴。

【病例】

龚XX,女,42岁,湖北省武汉钢铁厂干部,1990年

5月25日初诊。

来人代诉:爱发脾气.睡眠不好已4年余。

症状:哭笑无常,精神抑郁,心烦善怒,胁痛腹胀,口

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脉弦数。

诊断;脏躁.

治则: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百会穴,两指提捏此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期门、大椎,加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鲜红色。另服中草药:甘草15克,大过路黄3克;大枣30克,花脸晕药30克,石菖蒲15克,石枣子30克,浮小麦30克。

患者经3次放血,服20余剂,1月后病愈。


第四节儿科刺血


一、小儿发热

此证多为小儿感受风寒、邪气束表,肺失宣达;或饮食不节,贪食过多,食积内停,蕴积化热等困素致成。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商阳、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手太阴肺经,梅花针循经叩打。

【附方】

太白、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肺俞,火罐拔吸5分钟。

任脉、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土方】

用三棱针或大头针刺四缝出血(点刺四缝穴处的静脉)。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手十井(少商、商阳、中冲、关冲、

少泽双侧)出血。

2、梅花针可轻微弹刺内关、足三里出血,治小儿发烧

不思饮食者。

3、治小儿发烧兼便秘者,用三棱针点刺人中、照海出血。

【病例】

刘,女,5岁,家住四川省巴中县巴州镇东街,1981年8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几天来发高烧一直未退,食欲也不好。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咳嗽流涕,头痛,苔白,脉浮。

诊断:小儿发热.

治则:解表清热。

治法:用三棱针分别点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四缝穴,以速刺使其出血,经两次治疗后发热减退。

二、急惊风

小儿属娇阳之体,易受外邪,每因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生风,或因痰热、或受惊恐而成,出现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因发病迅速,症情急暴,故称急惊风,多见于3周岁以下小儿。

【治疗】

十宣、人中,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肘窝、膝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人中、大椎穴,然后用两指拿提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人中、十宣、涌泉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阴陵泉、太冲、大椎等穴出血。

【病例】

何XX,男,3岁,家住成都市武侯树大街,1982年

9月18日初诊。

家长代诉:昨日开始发烧,今晨病势加重,出现抽风。

症状:双目上视,壮热神昏,口噤不开,继则四肢抽搐,面色青紫、便秘溲赤,脉浮数。

诊断:急惊风.

治则:清热熄风开窍。

治法:用细三棱针点制十宣,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出血,血为鲜红色。刺后病势缓解,再配合中药治疗。处方:钩藤10克,丹皮5克,川连2克,金银花13克,连翘15克,石膏10克,知母5克,甘草3克,麦门冬6克,地龙5克。服药2剂后,热解病愈。


三、慢惊风


小儿慢惊风多因体虚或大病之后,脾胃受损,虚土木盛,虚风内动;或因急惊风延及日久,转化而来,出现抽风,形瘦,腹泻等症状,多见3岁以内小儿。

【治疗】

行间、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气海,火罐拔吸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