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中结气,轻扬之体,能疏肠胃之滞气。饮气积聚,疏肠胃之
滞物。寒热邪气,驱经络之外邪。推陈致新。总上三者言之,邪去则正复也。久服,轻身,
明目益精。诸邪不能容,则正气流通,故有此效。
柴胡肠胃之药也。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
故其
功如此。天下惟木能疏土,前人皆指为少阳之药,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张仲景小柴胡
汤专治少阳,以此为主药何也?按伤寒传经次第,先太阳,次阳明,次少阳。然则少阳虽在
太阳、阳明之间,而传经乃居阳明之后,过阳明而后入少阳,则少阳反在阳明之内也。盖以
所居之位言,则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以从入之道言,则少阳在太阳、阳明之内,故治少
阳与太阳,绝不相干,而与阳明为近,如小柴胡汤之半夏、甘草,皆阳明之药也。惟其然,
故气味须轻清疏达,而后邪能透土以出,知此则仲景用柴胡之义明,而柴胡为肠胃之药亦明
矣。



<目录>上品

<篇名>麦门冬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结气,解枯燥之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补续胃中之阴气。羸
瘦短气。补胃则生肌,清火则益气。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后天足则体健而能耐饥也。
麦冬甘平滋润,为纯补胃阴之药。后人以为肺药者,盖土能生金,肺气全恃胃阴以生。胃




<目录>上品

<篇名>车前子

内容:味甘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专利下焦气分。除湿痹。湿必由膀胱出,下
焦利则湿气除。久服,轻身耐老。气顺湿除,则肢体康强也。
凡多子之药皆属肾,故古方用入补肾药中。盖肾者,人之子宫也。车前多子,亦肾经
之药。
然以其质滑而气薄,不能全补,则为肾府膀胱之药。膀胱乃肾气输泄之道路也。



<目录>上品

<篇名>木香

内容: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气极芳烈,能除邪秽不祥也。强志,香气通于心主淋露
。心与小肠为表里,心气下交与小肠,则便得调矣。久服,不梦寐、魇寐。心气通则神魂定

木香以气胜,故其功皆在乎气。《内经》云∶心主臭。凡气烈之药皆入心。木香,香而
不散,则气能下达,故又能通其气于小肠也。



<目录>上品

<篇名>薏苡仁

内容: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专除阳明之湿热。下气。直达下焦。
久服,轻身益气。阳明气利则体强而气充也。其根下三虫。除阳明湿热所生之虫。
薏苡仁甘淡冲和,质类米谷,又体重力浓,故能补益胃气,舒筋除湿中虚,故又能通降
湿热使下行。盖凡筋急痹痛等疾,皆痿证之类。《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薏苡为阳明之药,
故能已诸疾也。



<目录>上品

<篇名>泽泻

内容: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利故能通乳也。
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
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
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泽泻乃通利脾胃之药,以其淡渗能利土中之水,水去则土燥而气充,脾恶湿故也。但气
湿必自膀胱而出,泽泻能下达膀胱,故又为膀胱之药。
味苦温。主咳逆,气滞之咳。伤中,补不足,心主荣,荣气顺则中焦自足。除邪气,
利九窍,辛香疏达,则能辟秽通窍也。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心气通则精足神全
矣。倍力。心气盛则脾气亦强,而力生也。久服,轻身不老。气和之效。
远志气味苦辛,而芳香清烈,无微不达,故为心家气分之药。心火能生脾土,心气盛,
则脾气亦和,故又能益中焦之气也。



<目录>上品

<篇名>龙胆

内容:味苦涩。主骨间寒热,治肝邪犯肾之寒热。惊痫邪气,肝火犯心之邪。续绝伤,敛筋
骨之气。定五脏,敛脏中之气。杀蛊毒。除热结之气。久服,益智不忘,收敛心中之神气。
轻身耐老。热邪去而正气归,故有此效。
药之味涩者绝少,龙胆之功皆在于涩,此以味为主也。涩者,酸辛之变味,兼金木之性
者也,故能清敛肝家之邪火。人身惟肝火最横,能下挟肾中之游火,上引包络之相火,相持
为害。肝火清,则诸火渐息,而百体清宁矣。



<目录>上品

<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