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分。北产如前胡而软,南产强硬不
堪用。又银柴胡虽发表,不似柴胡之峻烈,纲目俱混而未析。
甘微寒无毒,行足阳明少阴,其性与石斛不甚相远,不但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
上下
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入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
无宁宇,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
北柴胡所能也。
周一士云∶凡热在骨髓者,非银柴胡莫疗。
治虚劳肌热,骨蒸劳虐,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抚芎

内容:产江西抚州,中心有孔者是。
辛温无毒。逢原云∶性最升散,专于开郁宽胸,通行经络。郁在中焦,则胸膈痞满作痛,

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故抚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然
久服耗气,令人暴亡矣。
按∶芎 有数种,蜀产曰川芎,秦产曰西芎,江西为抚芎。纲目
取川芎列名,而西芎、抚芎仅于注中一见,亦不分其功用。盖芎 以蜀产为上,味辛而甘,
他产气味辛烈,远不逮矣。殊不知西芎与川芎,性不甚远,俱为血中理气之药。第西产不及
川产者力浓而功大。至抚芎则性专于开郁上升,迥然不同,故石顽于川芎下另立抚芎一条,
以明不可混,今从之。
芎归饮∶不药良方∶治失血涌吐,因饱食用力,或因持重努伤脉络,用当归二两或三两,

浸洗。抚芎一两,微炒,水三碗,酒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次服之。取其引血归经。并治
跌扑坠打而伤脉络,令人大吐者。二症中如有瘀血,或加大黄下之,或加桃仁红花破之,或
加郁金黄酒行之,审症酌加,其效更速。普济方∶一切热疖时毒肿痛,抚芎 研,入轻粉麻
油调涂。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土藜芦

内容:汪连仕云∶即千叶水仙花,黄白者入药,红者不可服。取根罨毒,晒燥研末,合通关散
搐鼻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绿升麻

内容:从新云∶乃升麻之别一种。缪仲醇广笔记用治下痢,每每有验。
性最窜捷,治痢疾下伤。
按∶升麻色绿者佳,非另一种也。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金钟薄荷

内容:汪连仕草药方云∶即细叶薄荷,山产者根坚硬,以米醋磨敷蜂刺虫叮蜈蚣咬。
叶∶治跌打损伤,腹虫牙痛,煎汤咽之。
王安采药方∶金钟荷叶即薄荷。止吐血、黄胆、跌打、诸般风气,合济阴丸。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白毛夏枯草

内容:产丹阳县者佳,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今杭城西湖凤凰山甚多。
性寒味苦,专清肝火。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山牛膝

内容:一名苏木红,今人呼荔支红,又名透血红。产富阳竹园内,善能理疮并刀箭入肉。
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非此不除功胜川产(汪氏
方)。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土连翘

内容:\x巴山虎附\x
乃闹羊花子也。闹羊花即黄杜鹃,一名石棠花,牛食之即疯颠。富阳北泥山白洋溪一带
山中
甚多,彼土人呼为石棠花,即黄色映山红也。 百草镜云∶壳似连翘,子类芝麻,故一名山
芝麻。入药每服三分,不可多服。方术家麻药中有之。其根名巴山虎,入药去骨用。(汪连
仕草药方∶土连翘即闹羊花子,今呼为南天竺草。)
苦温,治风寒湿痹, 疖肿胀,扑损疼痛,疽毒疔疮,用之神效。(汪连仕草药方∶治
跌打
损伤,能活血疏风,理七十二般风气,为外科圣药。)
透骨丹∶药鉴∶治跌扑损伤,深入骨髓,或隐隐疼痛,或天阴则痛,或年远四肢无力,
此药
主之,真神方也。闹羊花子一两,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二次,焙干,乳香没药不去油,血
竭各三钱,为末研匀,再加麝香一分同研,瓷瓶收贮封固,每服三分,壮者五六分,不必吃
夜饭,须睡好方服。酒可尽量下,服后避风,有微汗出为要。忌房事酸寒茶醋等物,弱者间
五日一服,壮者间三日一服。 按∶吉云旅抄有治无名肿毒疔疮发背一醉消奇方,用山芝麻
三分,研极细末,以好酒煎数沸,带渣服下,盖被出汗,不可见风,一服全消。但不可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