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山脉,及黄塘至辽东桥一带,西流水四十里地之术,方有朱砂点,他处则无。但野术入口,
甜味虽重,气极清香,自不同也。总以白为佳,以润为妙。 叶天士本草云∶浸刮,饭锅上
蒸晒如枣黑,黄土炒,为中宫和气补脾之药。 本经逢原云∶云术肥大气壅,台术条细力薄
,宁国狗头术皮赤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气浊,不若于潜野生者气清,无壅滞之患。入
风痹痰湿利水破血药,俱生用。然非于潜产者,不可生用也。张观斋云∶今有一种野术,深
山处必有,形如于术,切开有朱砂斑,香而不甜,细考其味,亲见其苗,乃天生之苍术也。
因久无人采,故大而宛如于术。大凡术以火焙干者,味必苦。生晒者,味必甜。台术以及各
处种术,皆于术所种而变者,功虽不如于术,服亦有验。今于术绝少,市中皆以仙居所产野
术充于术,功亦相等。 辛亥五月,有客自青田县来,带有天生术,大小如一,约重两许,
俱生者,未经日晒干焙,若干之,可三钱许。其术形俨如仙鹤,翅足皆具,亦有长颈,颈皆
左顾,一一相似,无作磊块形者。询之云∶此术不生于土,所生之地,系青田边境,有一山
,山有石壁,壁上每年生此术二三十斤,不能多有。 吾杭西北山近留下小和山一带地方,
及南尖峰翁家山等处,皆产野术,气味香甜,生啖一二枚,终日不饥。生津溢齿,解渴醒脾
,功力最捷。切开无朱砂点,肤里腻细,而白如雪色,名曰玉术。又呼雪术。亦不易得,入
药功效,与于术等。较他产野术尤力倍也。甘补脾,温和中,补气生血,无汗能发,有汗能
止,开胃补脾,则能进饮食。去劳倦,止肌热,化症癖,和中能已呕吐。定痛安胎,燥湿,
利小便,生津液,止泄泻,化胃经痰水,理心下急满,利腰脐血结,去周身湿痹。凡下焦阴
气不脱,上焦阳气骤脱者,无力用参,重用野术,大能起死回生。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
或蜜水炒,人乳拌用,炒黄不宜焦,焦则无力矣。熬膏更良,禁忌同白术。
代参膏∶杨春涯验方∶于术十斤,白米泔水浸三昼夜,洗净浮皮,蒸晒十次,有脂沾手
为度。切片熬膏,一火收成,滴纸不化。用白茯苓十斤,舂末水飞,去浮,只取沉者,蒸晒

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用于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
末,
四制仙术散∶治盗汗不止,此药入神,于术四两,分四制,一两黄 煎汁炒,一两牡蛎
粉炒
,一两麸皮汤炒,一两石斛汤炒,只取术为末,服三钱,粟米汤下。
各色痢疾∶传信方∶于术一两,老姜一两,当归五钱,水二碗,煎好,露一宿服,自愈。
保胎丸∶良方集要∶茯苓二两,条芩一两,于术土炒一两,红花一两,没药三钱,制香
附一
两,元胡索醋炒一两,益母草去根一两,共研末,蜜丸桐子大,早晚白滚水服七粒,不宜增
减,戒恼怒劳伤,生冷发气等物。凡遇腹痛腰酸作胀,即宜服之,成孕三月,即服起,直至
足月,不但保胎,即临产亦可保易生无恙(方内红花元胡索二味,皆是行血滑胎之品,分两
太重,每味只可二钱,方合本方君臣,用者详之)。
三日疟∶古今良方∶九制于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
又方∶专治四日两头或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已者,用于术一两
,老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北云术

内容:边塞志∶产辽东口外五国城等处。此术初生土中,并无枝叶,生于暗地者多,城北最盛,

气晴和,则掘地求之可得,色如枯杨柳,大小如箸,蔓延数十步,屈曲而生。此地病患无药
物,凡有疾者,煎此术汤服之,自愈。又可占病患之吉凶,若煎沸数次药浮者,病即愈。半
浮半沉者,病久不愈。土人以此验之。
治风寒伤食一切病。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南连

内容:\x仙姑连 天姥连附\x
一名土连,浙温白金华山中俱有之,出处州者,名处连。以形大毛轻者好。性较川连尤
寒。
北人市去为马药。 百草镜∶土黄连二月发苗,根叶与羊蹄大黄无异,但短小耳,三月抽茎
,高有尺许,花细成穗,结实初青后红,子藏棱中,夏至后枯。出浙江者,名慈连,安徽宁
国府宣城出者粗肥,名宣黄连。
性寒而不滞,入膏丹用最良。
吉氏家传∶血痢,用宣连为末,以鸡子搜作饼,炭火 令通赤,盖定勿泄气,候冷研细
,空
宣州路也。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仙姑连

内容:出台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