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种者佳,食其气能解瘴消臌,宽中化积,去寒癖,但不宜多食。其制法以砒
夹香油炒成,故不能无毒也,近日粤中潮州出一种潮烟;其性更烈。 姚旅露书云∶吕宋国
有草名淡巴菰,一名金丝醺。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捣汁可毒头虱。 延
绥镇志∶烟草其苗挺生如葵,叶光泽,形如红蓼,不相对,高数尺,三伏中开花色黄,八月
采阴干,用酒洗切成丝。而各省之有名者;崇德烟、黄县烟、曲沃烟、美原烟。惟日本之倭
丝为佳。 百草镜∶烟∶一名相思草,叶如菘菜,浓狭而尖,秋月起茎,高者六尺,花如小
瓶,淡红色、产福建者良。用叶以伏月采者佳,生顶上者,嫩而有力,色嫩黄,名盖露烟。
烟品之多,至今极盛。在内地则福建漳州有石马烟,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
猛烈,多食则令人吐黄水。浙常山有面烟。性疏利,消痰如神,凡老人五更咳嗽吐痰者,食
之,嗽渐止,痰亦消。江西有射洪烟,性情肃导气。湖广有衡烟,性平和,活血杀虫,可已
虚劳。山东有济宁烟;气如兰馨,性亦克利。甘肃兰州有水烟;可以醒酒。近日粤东有潮烟
,出潮州,每服不过米粒大,性最烈,消食下气如神,然体弱者忌。 长州张璐玉本经逢原
云∶烟草之火,方书不录,惟朝鲜志见之,始自闽人吸以祛瘴,向后北方借以辟寒,今则遍
行寰宇,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近日目科内障丸中,
间有用之获效者,取其辛温散冷积之翳也。不可与冰片同吸,以火济火,多发烟毒。不可以
藤点吸,恐其有蛇虺之毒也。吸烟之后,慎不得饮火酒,能引火气熏灼脏腑也。又久受烟毒
而肺胃不清者,以砂糖汤解之。 兰上徐沁 着烟诫,载有祛烟虫方云∶杜湘民说凡人食

则腹中生虫,状类蝇,两翅鼓动,即思烟以沐之,故终日食不暇给,久之虫日盛,而脏腑败
,疾 大作,不可救药。常有临革吃烟而始瞑者,哀哉!其方用生豆腐四两,戳数孔,黑砂
糖二两,加腐上,置饭甑中蒸之,使腐与糖融化,每思烟,辄进数匙,只三日后,其虫尽下
,闻烟气则呕不欲食矣。 汪东藩云∶近日有一种熟烟,闽人能制,其法以油炒烟片令黑,
名黑老虎。又曰紫建,云食之香辣甘,一体而备三味,中其毒者,欲吐不得,须食北枣一二
枚解之。凡烟种有山田之分,山种者味浓,田种者味薄,多草气。 张景岳云∶烟草味辛气
温,性微热,升也,阳也,烧烟吸之能醉人。用时惟吸一二口,若多吸之,令人醉倒。久而
后苏,甚者以冷水一口解之即醒。若见烦闷,但用白糖解之即安。亦奇物也。吸时须开喉长
吸咽下,令其直达下焦,其气上行则能温心肺,下行则温肝脾肾,服后能使通身温暖微汗,
元阳陡壮。用以治表,善逐一切阴邪寒毒,山岚瘴气风湿,邪闭腠理,筋骨疼痛,诚顷刻取
效之神剂。用以治里,善壮胃气,进饮食,祛寒滞阴浊,消臌胀宿食,止呕哕霍乱。除积聚
诸虫,解郁结,止疼痛,行气停血瘀。举下陷后坠,通达三焦,立刻见效。此物自古未闻,
近自我明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土皆种植之,总不若闽中者,色微黄,质细,
名为金丝烟者,力强气胜为优。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
,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故,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
矣,予初得此物,亦甚疑,及习服数次,乃悉其功用之捷。有如此者,因着性于此,然此物
性属纯阳,善行善散,惟阴滞者用之如神。若阳盛气越,而多躁多火,及气虚气短而多汗者
,皆不宜用。或疑其能顷刻醉人,性必有毒。盖其阳气强猛,人不能胜,故下咽即醉。既能
散热,亦必耗气。然烟气易散,而人气随复,阳性留中,旋亦生气。此耗中有补,所以人多
喜服,未见其损者,以此。 敏按∶释氏书言人乃山川火土之气和合以生,故脾胃亦受火土
之气以养。烟本火土之精,人喜吃烟者,病重即不食烟,以脾胃不受火土之气,故烟亦不受
也。火土之气不特养阳,亦兼能生阳,所以妖 鬼 ,多能吃烟。以无质吸无质,味之气

。至干麂子闭土中多年,亦思得烟吸以融和其体。(开矿闭死穴中之人,久不为出,亦不死
,凿矿者于山穴中遇之,呼为干麂子。见常中丞安宦游笔记)。则知烟力之能走百络通坚邃
可知矣,凡烟气吸出,悠扬于外,阴为鬼吸,人不见耳,故食烟之人多面黄不尽,耗肺而焦
皮毛;亦因精气半为鬼吸也。友人张寿庄己酉与予同馆临安,每晨起,见其咳吐浓痰遍地,
年余迄未愈,以为痰火老疾,非药石所能疗。一日忽不食烟,如是一月,晨亦不咳,终日亦
无痰唾,精神顿健,且饮食倍增,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