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阳燧锭

内容:赵氏集要∶古有烙法,今罕用之。不但粗工不知用法,抑且患者见之骇然,故以此代之。

用干蟾酥锉薄片焙研,朱砂水飞、川乌、草乌各五分,僵蚕一条,各研细。将硫黄一两五钱
置勺内,微火熔化,入药末搅匀,急搅为要,迟则凝矣。倾入瓷盆内,速 成片,待冷收用
。用时取甜瓜子大一块,上尖下平,先将枣肉擦患处,粘药于上,香火点着,即起火焰,五
壮七壮九壮,随症施之。灸毕即饮米醋半酒杯,候起小泡,线针穿破,出黄水些须,膏药盖
住,其毒即消(此方遗写冰片麝香二味,原稿眉注)。
治湿痰流注。附骨阴疽、寒湿疮毒、经久不消,内溃不痛者,能使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溃即敛。如若风痹,用竹箸点之,有酸痛处,笔蘸墨记之,照墨上灸。若腿膝疼痛,灸鬼眼
穴。诸疮初起,灸三五壮即瘥。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神灯火

内容:外科有神灯照法∶用朱砂雄黄俱研水飞、血竭、没药箬烘去汗,各二钱、麝香四分、为
极细
末,每用三分。以红棉纸紧卷捻条,约长七寸,麻油润透,以火燃着,须令患者坐无风处,
将药条离疮半寸,自外至内,周遭徐徐照入,火头向上,药气乃入,毒即随火解散,自不内
侵脏腑,不可太过,恐伤好肉。其疮微微觉热,心神即爽,每日只熏一次,初用三条,每日
加一条,加至四五条,势即渐减,然后每日减去一条,直熏至红肿消尽为度。熏后用后药;
草新鲜采得者,捣烂,入陈年小粉等分,初起者;再加白盐研细少许,打成稠糊,敷半
寸浓,留头,必须敷过疮晕三分,方能箍定毒根。疮口之上,用大葱叶滚水泡热,扯开贴之
。或膏盖亦可,避风为妙,自能拔出脓毒。如无鲜草,以如意黄金散代之。集要云∶神灯照
法勿用太早,如疮四五日间,形未成,毒未聚,骤用之,毒必内郁,反难外出。须用在八九
日后,疮势已定,毒瓦斯已聚,未成脓腐之时,用此照之。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高,不起发
者即发,不腐溃者即溃。若毒已溃,脓已泄者;不宜用。每日以猪蹄汤淋洗,或葱头煎汤洗
亦佳。忌发物。
治一切肿毒,痈疽发背,能解毒活血,消肿散瘀。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火罐气

内容: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
气,
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
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
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草火

内容:沈云将食物会纂∶烟以闽产者佳,燕产者次,石门产者为下。春时栽植,夏时开花,土
人除
一二本听其开花收种外,余皆摘去顶穗,不使开花,并去叶间旁枝,使之聚力于叶,则叶浓
味美,秋日取叶,用竹帘夹缚曝干,去叶上粗筋,用火酒喷制。切叶细如发,每十六两为一
封,贸易天下,其名不一,有真建假建之分。盖露头黄二黄之别,近日北方制烟,不切成丝
,将原晒烟片,揉成一块,如普洱茶砖茶一般。用时揉碎作末,入烟袋中贮用。顶上数叶,
名曰盖露,味最美。此后之叶递下,味降序。相传海外有鬼国,彼俗人病将死,即舁置深山
中。昔有国王女病革,弃去之,昏愦中闻芬馥之气,见卧傍有草,乃就而嗅之,便觉遍体清
凉,霍然而起,奔入宫中,人以为异,因得是草,故一名返魂烟。方氏物理小识∶烟草明
万历末年有携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皆含长管而火点吞之,有醉仆
者。崇祯时严禁之,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曝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可以
祛湿发散,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令人忽吐黄水而死。 粤志∶粤中有仁草,一曰
八角草,一曰金丝烟。治验亦多,其性辛散,食其气令人醉。一曰烟酒,其种得之大西洋,
一名淡巴菰,相思草(物理小识,淡巴。姑或呼担不归)。闽产者佳。近出江西射洪永丰者

佳。制成烟有生熟二种;熟者性烈,损人尤甚。凡患咳嗽喉痈一切诸毒肺病皆忌之。近兰州
出一种烟名曰水烟,以水注筒吸之。令烟从水过,云绝火毒,然烟味亦减。 张良宇云∶水
烟出兰州五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