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朴二百九十五

内容:\x姜炙用。干姜为使。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色紫味辛者乃真也。去粗皮\x
\x用。\x
温,苦,无毒。健脾温胃,浓肠和中,除烦化痰,止呕消胀。破宿血而化水谷,导宿食

开水结,定霍乱而止喘咳,除反胃而疗吐酸。解风热之头痛,却膨满之腹痛。泄痢淋露之疾
,寒热惊悸之 。能泄五脏诸气,兼安胎产诸病。
生交趾、冤句。三、九、十月采皮。洛阳、陕西、湖南、江淮、蜀川山谷中往往有之。
木高
三四丈,四季不凋,红花而青实。皮极鳞皱,肉浓色紫而味辛者为胜。今伊芳阳及商州亦有之
,但薄而色淡,不如梓州者浓而紫色有油也。近世一种,其貌颇似之,全失气味,未知何木
皮也。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杜仲二百九十六

内容:\x盐水炒去丝用。恶元参、蛇皮。\x
甘,温,辛,平,无毒。补中益精,坚筋润肝。除腰膝痛重,疗阴下湿痒。小便之余沥,

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五、六、九月采皮。商州、成州、峡州大山中亦有之。木高
数丈,叶似辛夷,其皮
折之有白丝相连。川产者良。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椿樗白皮二百九十七

内容:苦,温,无毒。除一切下血、血崩、血痢、肠风、脏毒,杀诸般疳虫、蛔虫、疥虫、鬼
疰、
精尿遗泄之 。
二木南北皆有之。椿木皮粗而木赤,其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细而木白,其叶臭恶不可食。
利清血腹痛,椿根白皮,醋酒丸豆大,米汤下三十丸。(验方第一。)
下痢赤白,椿木皮为末,每米汤下一钱。(第二。)
脏毒下血,椿皮酒丸服。(第三。)
积年下血,樗白皮,煎、丸俱可。(第四。)
白带,椿木皮、南滑为末,丸服。又同黑姜为末,黑芍、黑柏诸味,以丸服之。(第五。)
男子白浊。同上。(第六。)
肠风纯血,樗荚,半生半烧,末服。(第七。)
白带,椿白皮、白鸡冠、白棕子灰共为末,用白糖、沸水冲服之。(第八。)
下痢赤白,樗根白皮两、茶叶两、红白糖各两、胡桃二个、大枣七个去核,水煎。(第
九。)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干漆二百九十八

内容:\x炒熟用,或烧存性。半夏为使,畏鸡子,忌油脂。\x
辛,平,有小毒。止嗽消瘀,通经杀虫。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生汉中山谷。夏至采,干之。梁州、广州、峡、襄、歙州皆有之。近世人多种之,春分
前移
栽易成。其身如柿,其叶如椿,金州者为佳。以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滴汁则成漆也。
极黑者良,涂于干竹上,荫之速干者佳。今人多以桐油乱之,不可不知也。
女人经闭,绕脐疝痛,干漆一两,炒烟尽,为末,牛膝末一两,以地黄汁煎熬成丸,丸
如豆
以绍兴酒下之。(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苦楝子二百九十九

内容:\x酒蒸去皮核。金铃子,即楝树实也。\x
苦,寒,有小毒。除大热狂烦,利小便水道,止心腹疝痛,退疥疡虫患。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苦楝子二百九十九

<篇名>根皮

内容:苦,微寒,微毒。杀蛔利肠。洗小儿壮热,涂一身疥癣。风热风疹,恶疮疥癞,烧末敷
之,
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数丈,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
紫色
十二月采实。
\x楝实丸\x 川楝子(四十九个,取肉,分七处)
用小茴、防风、黑丑、食盐、莱菔子、巴豆、斑蝥七味,每二钱五分,各同炒楝子肉七
个,
三味,入青木香、广木香、肉桂各二钱五分,酒丸豆大,每盐汤下三十丸。治外肾肿大,麻
木痛
破,及奔豚疝气。(诸方第一。)
\x金铃丸\x 木香 乳香 没药 附子 小茴 元胡 楝子 台参
汤丸俱可。治疝气外肾痛肿,或兼小腹痛,即偏坠也。(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槐角子三百

内容:\x铜器捶碎,牛乳蒸熟用。\x
苦,寒,无毒。祛风退热,明目益气,凉中润肝,堕胎催生。治五痔疮 ,疗阴疮湿痒。

急痛。解眩晕之如倒,疗汤火之暴伤。除涎唾而杀虫,消风热而除烦。
目热昏眩,同黄连蜜丸服。(验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