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
知。
目生浮翳,真龙脑日点三五度。(验方第一。)
舌出过寸,梅片为末,掺之。(第二。)
\x冰硼散\x 冰片(五分) 硼砂(五钱) 朱砂(六分)
为极细末。治咽喉一切肿痛与口舌诸疮。(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樟脑二百九十

内容:\x即樟树脂也,一名潮脑。\x
辛,热,无毒。通塞利滞。除中恶邪气,平霍乱腹痛。祛疮癣之风瘙,消香港脚之肿满。
最解寒湿,兼杀虫蠹。
出潮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每用一两,用二碗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灼之,

时许取出,冷定,即俗所谓潮片,亦名樟冰。可入风热眼药。人多以乱片脑,不可不知。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阿魏二百九十一

内容:辛,平,无毒。破症消肉,辟瘟治疟。去臭气,下恶气。除邪鬼蛊毒,治风邪鬼疰、传
尸冷
生西域及昆仑。有二种∶有草生者,出西域,似白芷,捣根汁,煎作饼者为上,截根暴
干者
次之;木生者,出南番,取其脂汁凝之。然性极臭,而能止臭,亦奇物也。或类蒜头伪充
者。以半钱放熟铜器上一宿,至明沾魏处白如银者,真也。
尸气入腹,此尸疰也。阿魏三两,每用二钱,用面包作馄饨十余枚,煮熟食之,日三。
(验
方第一。)
腹痛莫忍,此恶疰也。为末,酒下二钱,立止。(第二。)
痞块积聚,阿魏五钱,灵脂炒黑五钱,以雄黄、狗胆汁作丸粟米大,空心唾津下三十丸。
(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芦荟二百九十二

内容:苦,寒,无毒。足厥阴药也。消风退热,明目镇心。治小儿诸般惊痫,五种疳热。解脑
疳而
除鼻痒,敷 齿而治湿癣。最杀三虫,且愈疮 。
生波斯国。状似黑饧,乃树脂也。今惟广州有来者,苦如胆者为真也。
小儿脾疳,同使君子末,米汤同下。(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胡桐泪二百九十三

内容:咸,苦,寒,无毒。解大毒热,软诸硬物。疗风牙虫牙,杀火毒面毒。吐心腹之烦满,
扫咽
喉之热痛,愈骨槽之风劳,治 齿之风疳。
出肃州以西平泽及山谷中。形似黄矾而坚实。有夹烂木者,云是胡桐树脂沦入土石碱卤
地者
杨、青桐、桑辈。以黄土色者为上。又有木泪、石泪之殊。木泪乃树脂流出者,状如膏油。
石泪
乃脂入土石间者,其状成块,以其得碱斥之气,故入药又以石泪为胜。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黄柏二百九十四

内容:\x蜜炙用。恶干漆,伏硫黄。\x
苦,寒,无毒。入足厥阴、少阴、太阴经。补肾壮水,泻火治疮。却腰脚之痿痹,除骨
蒸之
住痢疾之血下。乃治口疮仙剂,为救瘫痪良药。
生汉中川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出肉浓色深者为佳。一种小柏,一名子柏,亦名山石榴,

多刺,皮亦黄。并主口疮。
敛疮生肌,为末,面糊合敷。(验方第一。)
中自死畜肉毒,为末水下。(第二。)
冻疮痛裂,为末,乳汁合敷。(第三。)
小儿下血,同赤芍丸服,米汤下。(第四。)
小儿热泻,米汤丸下。(第五。)
梦遗有热,黄柏一两,冰片一钱,蜜丸服。(第六。)
消渴多尿,黄柏代茶饮之。(第七。)
目昏眩,每旦含黄柏一片,吐津洗之。(第八。)
猝喉痹痛,黄柏片含之,又以酒煎半斤,空心饮。(第九。)
口舌生疮,口含之良,又同干姜末掺之。(第十。)
口疳臭烂,同铜绿掺之。(十一。)
鼻生疮,同槟榔、猪脂合敷之。(十二。)
唇疮痛裂,黄柏末,以蔷薇根汁合敷,立效。(十三。)
囟肿,为末敷足心。(十四。)
手足肿痛欲断,黄柏五斤,水煎渍之。(十五。)
痈疽乳发初起,以黄柏末、鸡子白合敷。(十六。)
脓疮不干,遍身,为末,入枯矾少许,掺之。(十七。)
男子阴疮,煎洗之,蜜涂之。(十八。)
疮热疮,蜜炙,末,搽之。(十九。)
尿闭腹胀睛凸,渗利不效,黄柏、知母,稍加肉桂,水煎服,立通。(二十。)
\x大补丸\x 黄柏
水丸。治阴火为病。血虚,四物汤下;气虚,四君子汤下。(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