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金疮而平折伤。
闽、蜀、江、浙、曹、兖诸州皆有之。
产后腹痛,以苎皮按腹上。(验方第一。)
痰哮咳嗽,苎根焙末,生豆腐蘸食良效。如未痊,可再以猪肉二三片蘸食甚效。(第二。)
小便不通,为末,同蛤粉新水下。(第三。)
血淋热淋,苎麻煎服,大妙。(第四。)
肛门肿痛,捣烂坐之良。(第五。)
痈疽肿痛初起者,捣敷之。(第六。)
五色丹毒,煎汁浴之。(第七。)
鸡鱼骨哽,取汁灌之。(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大青九十三

内容:甘,咸,大寒,无毒。除时疾之大狂,消阳毒之发斑。疗血痢而息黄胆,平丹毒而解喉
痹。
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淡,对节而生。八月开小红花成簇,
结实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胡芦巴九十四

内容:\x酒浸炒用。\x
味苦,大温,无毒。补命门,暖丹田。治冷气疝瘕,疗寒湿香港脚。腹胁胀满之寒,面色

黑之阴。
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其国中萝卜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
者。
腿膝痛,行无力,同故纸、木瓜丸服。(验方第一。) 冷气疝瘕,酒制芦巴、荞麦炒研
面各
四两,小茴一两炒,丸服。大便下白则愈。少腹冷痛是也。(第二。)
\x沉香内消丸\x 沉香 木香 芦巴 小茴
酒丸服。治偏坠痛或小肠疝气。(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马蔺子九十五

内容:\x炒用。治疝醋炒。即蠡实,北人呼为马楝是也。\x
甘,平,无毒。治寒疝,消水痢,平痈肿,愈疮疖。利大小肠,止吐衄血。除妇人血气
烦闷
,调妇科产后血运。经脉不止之疾,崩中带下之 。根叶略同。
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叶似韭而长浓。三月开
紫白
喉痹肿痛,同升麻煎,入蜜少许。(验方第一。)
水痢一切,同白面各炒,米饮下。(第二。)
睡死不寤,用根取汁服之。(第三。)
喉痹肿痛,喘息欲死,用根叶煎服。(第四。)
小便不通,用花同茴香、葶苈炒末,酒下。(第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牛蒡子九十六

内容:\x酒蒸焙干,研粉用。大力子、恶实、鼠粘子。\x
辛,苦,无毒,性降。除瘾疹之风湿,解咽喉之风热,平疮疡之肿毒,开腰膝之凝滞。
处处有之。三月生苗,高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 而小,萼上细刺百十
攒簇之,一 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黔。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浮肿咽塞,酒下末。(验方第一。)
头痛连睛,同石膏末,茶下。(第二。)
头痛有痰,同旋花末,茶下。(第三。)
咽膈壅涎,同炙草、荆穗末,汤下缓之。(第四。)
喉痹肿痛,同马蔺子末服。(第五。)
咽中痘疹,同桔梗、甘草煎。(第六。)
风热瘾疹,同浮萍炒末,薄荷汤下。(第七。)
痘热狂,咽塞便秘,同荆穗、甘草煎。(第八。)
便痈肿痛,炒末,同芒硝蜜水下。(第九。)
蛇蝎虫毒,煎服。(第十。)
水肿腹大,炒末丸服。(十一。)
手脂肿疼麻木,或连肩膝,同羌活末服。(十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牛蒡子九十六

<篇名>牛蒡根叶

内容:苦,寒,无毒。疗一切痈疽,恶疮、杖疮、金疮、反花,治诸般风疾,中风、弱风、劳
风、
燥热发狂,取根汁服。(验方第一。)
心烦热恍惚。同上。(第二。)
一切风疾,同生地、枸杞、牛膝浸酒服。(第三。)
筋牵骨痛,同地黄、黑豆浸酒服。(第四。)
面忽肿痛,用根酒煎膏,贴之,仍酒服。(第五。)
头风白屑,同叶熬稠,涂之,至明,皂角水洗下。(第六。)
咽热肿,用根煎服。(第七。)
项上瘿疾,用根或煎或丸。(第八。)
小便不通,脐腹急痛,同生地、滑石,蜜水煎下。(第九。)
疮疖,以叶贴之。(第十。)
诸疮肿毒,取汁入米煮粥服。(十一。)
积年恶疮,以根取汁,合猪脂油封之。(十二。)
漏疮。同上。(十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苍耳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