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辛,苦,甘,寒,无毒,性降。手足太阴、阳明药也。下气开结,清肺化痰。平喘嗽呕
逆之
症,疗痞满霍乱之 。除内外痰热,消诸般气滞,兼安妇人生胎,亦治小儿诸疳。无外感症
者忌用。
今陕西、梁汉、江淮、荆襄及相州、孟州皆有之,吴兴者胜。时珍曰∶前胡有数种,惟
以色
似斜蒿,叶如野菊而细瘦,嫩时可食,秋月开白花,其根皮黑肉白,有香气者为真。生北地
者良。
小儿夜啼,蜜丸服。(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防风三十二

内容:\x得葱白行周身,得 本、泽泻疗风,得当归、白芍、阳起石、禹粮疗妇人子脏风。\x
\x畏萆 ,杀附子毒,恶藜芦、白蔹、干姜、芫花。\x
甘,辛,微温,无毒,性升。手足太阳药也,又行足阳明、太阴经。疗诸般风,治一切
劳。
除骨蒸之疼痛,解肌体之挛急。青盲赤目,头痛胁痛。除盗汗而驱烦满,止冷泪而起瘫痪。
为治风去湿之要药,乃脊痛项强之灵丹。
生沙苑川泽及邯郸、琅琊,二月、十月采。今出齐州龙山、兖州、淄州、青州、汴东、
浙淮
皆有之。茎叶俱青绿,似青蒿而短。五月开细白花,似莳萝花。有数种,以根黄而润者为佳
,白者不堪用。
自汗不已,为末,浮麦汤下。(验方第一。)
盗汗,同川芎、人参末服。(第二。)
老人大便秘涩,同枳实、甘草末服。(第三。)
偏正头风,同白芷蜜丸弹大服。(第四。)
破伤中风,牙关急,同南星末服。(第五。)
小儿解颅,同白芷、柏仁为末,乳合敷之。(第六。)
崩中,酒合服之。(第七。)
解乌头、附子、天雄、芫花毒,水煎服。(第八。)
解诸药毒,或已死,为末冷水服。(第九。)
风犬咬伤,同南星末敷之,永不再发。(第十。)
兼敷金疮、打伤如破伤,兼可内服,酒下一钱。(十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独活三十三

内容:\x焙用。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名独摇草。\x
苦、辛,微温,无毒,性升。入足少阴经。佐细辛疗头晕目眩,君地黄治风热齿痛。痉
痫湿
痹皆医,奔豚疝瘕悉疗。搜诸风兼肾家伏风,去诸湿并治足间湿痹。
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中国或蜀汉出者为独活,西羌出者为羌活。春生苗叶如青麻,

月开花作丛,或黄或紫。今人以根紫色而节密者为羌活,黄色而作块者为独活。近时江淮山
中出一种土当归,白肉黑皮、气亦芬香,人以之充独活,不可不知。古方惟用独活,盖一物
二种,正如川芎、抚芎,苍术、白术之义,后人以为二物则非矣。
中风口噤,身冷,酒煎四两分服。(验方第一。)
历节风痛,同羌活、松节酒煎服。(第二。)
风牙肿痛,酒煎漱之。(第三。)
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煎,黑豆一两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久服不瘥更服。
(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羌活三十四

内容:味苦,辛,温,无毒,性升。入足太阳、少阴、厥阴经。搜风解表,胜湿去痹。头旋目
赤要
剂,脊痛项强良药。手足不遂,口目不正。失音不语之风,奔豚痫痉之 。散肌表诸风之邪
,利周身百节之痛。血虚头痛,二活并忌。
四时传染,肿赤痛泪。防风 连翘 牛蒡子 赤芍 大黄 羌活 炒栀 薄荷 归尾 川
芎甘草 水煎。
产后腹痛,产后诸药不效,酒煎二两服。(验方第一。)
产肠脱出。同上。(第二。)
妊娠浮肿,与莱菔子同炒,去莱菔,末服酒下。(第三。)
风水浮肿。同上。(第四。)
喉闭口噤,同牛蒡子水煎,入白矾少许服。(第五。)
目睛垂出至鼻名肝胀,急煎服之。(第六。)
时时大便血痛。同上。(第七。)
太阳头痛,同防风末吹入鼻。(第八。)
春夏秋感冒,头痛发热,身痛,脉浮缓有汗。羌活、白术、川芎、白芷、黄 少许,细
辛少许,当归、防
\x九味羌活汤\x 羌活 防风 苍术 川芎 细辛 白芷 当归 黄芩 甘草 姜

治春夏秋感冒,头痛发热,脊强无汗,脉浮紧。(诸方第一。)
时眼暴发赤痛∶羌活 苍术 防风 川连 川芎 白芷(各八分) 甘草(三分) 细
辛(五分)
姜引,外以白矾、绿矾熏之,闭目以手洗之。(第二。)
时睛昏蒙∶草决明 防风 菊花 荆子 荆芥 羌活 归尾 川芎 白芷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