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本草新编
书名:本草新编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年份:



<目录>

<篇名>序一

内容:人不学医,则不可救人;医不读《本草》,则不可用药。自神农氏尝药以来,发明《本
草》
者数十家,传疑传信,未克折衷至正,识者忧之,冀得一人出而辨论不可得。吾弟子陈远公
,实有志未逮。丁卯失意,肆志轩岐学,着《内经》未已,着《六气》书。今又取《本草》
着之,何志大而书奇乎。嗟乎!陈子欲着此书者久矣,而陈子未敢命笔也,陈子少好游,遍
历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多所瞻眺,颇能抒发胸中之奇,且所如不偶。躬阅于兵戈患难兴亡
荣辱者有几,亲视于得失疾病瘴疫死生者又有几,身究于书史花木禽兽鳞虫者又有几。是陈
子见闻广博而咨询精详,兼之辨难纵横,又足佐其笔阵,宜其书之奇也,而陈子之奇不在此
。陈子晚年逢异人燕市,多获秘传,晨夕研求,几废寝食,竟不知身在客也。嗟乎!真奇
也哉。然而陈子雅不见其奇,遇异人忘其遇,着奇书忘其书,若惟恐人不可救而用药误之也
。汲汲于着书为事,着《内经》、《六气》之书甫竣,复着《本草》。嗟乎,真奇也哉,而
陈子更奇。谓医救一世其功近,医救万世其功远。欲夫用药之人,尽为良医也,则本草之功
用,又乌可不亟为辨论哉。甚矣,陈子之奇也。予评阅而序之首,喜得人仍出吾门而折衷至
正,实可为万世法,是则余之所深幸者乎。
\x吕道人岩题于大江之南时\x
\x康熙己巳灯宵后三日\x



<目录>

<篇名>序二

内容:山阴陈子远公,壮游宇内,得老湖丛着,轩岐之书。其见闻所暨及,既广且博,宜其书
之奇

。虽然无识不可着书,无胆亦不可着书,阅览于山川草木禽兽鱼龙昆虫之内,而识不足以辨
其义,胆不足以扬其论,欲书之奇得乎。陈子之识,上下千古,翻前人旧案,阐厥精微,绝
非诡异,一皆理之所必有也。异胆横绝,浩浩落落,无一语不穷厥秘奥,绝无艰涩气晦于笔
端。是识足以壮胆,而胆又足以济识也,欲书之不奇,难矣。吾与天师岐伯、纯阳吕公,嘉
陈子有著作,下使再读碧落文,其奇应不止此。丁卯秋,访陈子燕市,陈子拜吾三人于座上
,天师将碧落文尽传之,余传《六气》诸书。陈子苦不尽识,余牖迪三阅月。陈子喜曰∶吾
今后不敢以着述让后人也。着《内经》、《灵枢》、《六气》告竣。又着《本草》,奇矣!
而陈子未知奇也。百伤不遇,叹息异才之湮没不彰。嗟乎!有才不用,亦其常也。抱可
以着
作之才,不用之于著作,致足惜也。今陈子不遇,仍着书以老,是有才而不违其才矣,又胡
足惜乎。况陈子得碧文助其胆识,则书之奇,实足传远,然则陈子之不遇老而着书,正天之
浓陈子也。陈子又何必自伤哉。
\x康熙己巳莫春望后汉长沙守张机题于芜江\x



<目录>

<篇名>序三

内容:粤稽神农氏,首尝百草,悯生民夭折不救也,历代久远,叠婴兵燹,祖龙一炷,竹简化
烬,
虽医人诸书,诏告留存,士民畏秦法,尽弃毁靡遗,收藏汲冢,缮写讹舛,非复神农氏古本
。嗣后医者多有附会,是《本草》在可信不可信间,近更创扬异说,竞尚阴寒,杀人草木中
,世未识也,予甚悯之。神农氏救世着《本草》,后人因《本草》祸世,失帝心矣。纯阳子
吕岩与余同志,招余、长沙使君张机,游燕市,访陈子远公,辩晰刀圭,陈子再拜,受教古
书,尽传之。张公又授《六气》诸书,因劝陈子着述,不可让之来者也。陈子着《内经》成
,着《六气》,今又着《本草》,勤矣!陈子幼读六籍,老而不遇,借《本草》之味,发扬

华,其文弘而肆,其书平而奇,世必惊才大而学博也,谁知皆得之吾三人助哉。天下有才学
者甚众,吾辈何独浓陈子?救世心殷,无异神农氏,则《本草新编》,其即救世之书乎。
\x云中逸老岐伯天师题于大江之南时\x
\x康熙乙巳孟春念九日也\x



<目录>

<篇名>序四

内容:陈子远公,所着《石室秘录》,皆传自异人,而于青囊肘后,阐发尤多,故拨盲起疲,
捷如
附应。余既序之,梓以行世矣。无何,复邮《本草新编》,余读竟而益叹其术之奇也,服其
心之仁也。粤稽烈山氏,躬尝百草,教后世以医。轩辕、岐伯,相与论性命之学,即今《金
匮》、《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