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温性药品

<篇名>曲

内容:【小麦曲】【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消谷止痢。平胃气。消食痔。治小儿食痫。调中下气。开胃。疗脏腑中风寒。主霍
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令人有颜色。落胎并下鬼胎
。止河鱼之疾。
【大麦曲】【气味】
同前。
【主治】
消食和中。下生胎。破血。取五升。以水一斗煮三沸。分五服。其子如糜。令母肥
盛。
【面曲米曲】【气味】
同前。
【主治】
消食积酒积糯米积。研末酒服立愈。余功同小麦曲。



<目录>温性药品

<篇名>饴糖

内容:(释名饧音徐。糖之清者曰饴。稠者曰饧。色紫类琥珀者。方中谓之胶饴。干枯者名饧
。方家用饴。乃云胶饴。是湿糖如浓蜜者。其宁结及牵白者饧糖不入药用。)
【气味】
甘大温无毒入太阴经。
【主治】
补虚乏。止渴去血。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治吐血。消痰润肺止嗽。健脾
胃。补中。打损瘀血者熬焦酒服能下恶血。又伤寒大毒嗽。于蔓菁薤汁中煮一沸。顿服之良

脾弱不思食人。少用能和胃气。亦用和药。解附子草为头毒。古方建中汤多用之。糖与酒皆
用米 。而饴居上品。酒居中品。是糖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饴之甘以缓中也。饴乃脾经气分药也。甘能补脾之不足。



<目录>温性药品

<篇名>血余

内容:(头上曰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

。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
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则其处不生。气血俱热。则黄而赤。气血
俱衰。则白而落。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灰吹之立已。烧灰疗转胞小便不通
。赤白痢。哽噎。痈肿。疔肿骨疽杂疮。消瘀血。补阴甚捷。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
。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目录>平性药品

<篇名>天麻

内容:【气味】
辛温无毒。乃肝经气分之药。阴中之阳也。
【主治】
风痰眩晕头痛。疗小儿风痫惊悸。麻痹不仁。



<目录>平性药品

<篇名>草决明

内容:【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青盲目淫。赤白膜翳。助肝益精。解蛇毒。止鼻红。作枕治头风。利五脏。
石斛
【气味】
甘平无毒。短而中实如金钗者良。阴中之阳。降也。乃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之药。
【主治】
强阴益精。浓肠胃。男子腰脚软弱。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胃中虚热。清肺补
脾。尤有殊功。



<目录>平性药品

<篇名>朱砂

内容:【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镇心安魂魄。通神明。主尸疰抽风。解惊痫胎毒痘毒。盖朱砂生于炎方。秉离火之
气而成。体阳而性阴。故外显丹色。内含真汞。其气不热而寒。离中有阴也。其味不苦而甘
。火中有土也。故可以养心。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
无所往而不可。若有人自觉本形忽若为二。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魂离魄也。用辰砂为君。
人参茯苓为佐。浓煎日饮。则真者气爽。假者自化。又或夜多恶梦。通宵不寐。佩之以箭镞
辰砂。神魂安静。此皆辟恶安魂之验也。但宜生使。若炼服。恐窜入经络骨髓。流而为痈瘤
疽毒
也。又小儿初生。以朱砂轻粉白蜜黄连之属。欲下胎毒。不知轻粉下痰损心。朱砂下涎损神
。儿实者服之软弱。弱者服之易伤变生诸病也。



<目录>平性药品

<篇名>木贼草

内容:【气味】
甘微苦无毒。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
【主治】
目疾。退翳膜。益肝胆。解肌止泪。与麻黄同形同性。亦能散火郁风湿而发汗。



<目录>平性药品

<篇名>覆盆子

内容:【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益气轻身。补虚续绝。养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