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之小茴香,力薄,酒炒黄用。自番舶来者,
实大
如柏,裂成八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又名
大茴香,入下焦药,盐水炒用。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猛将〕

<篇名>白术

内容:〔害〕五脏皆阴,世人但知补脾,此指脾为湿土之脏,术能燥湿,湿去则脾健,故曰补
也。
不知脾无湿邪者用之,反燥脾家津液,是损脾阴也,何补之有?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
凡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齿衄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咸宜忌之
。肝肾有筑筑动气者勿服。术性燥而闭气,刘涓子痈疽论云∶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闭气,
而反生脓作痛也。
〔利〕苦甘温,健脾进食,消谷补中,化胃中痰水,理心下急满,利腰脐血结,祛周身
湿痹
,君枳实以消痞,佐黄芩以安胎。茯苓为使。
〔修治〕野术、于潜术、仙居术为胜。台产术力薄,只可调理常病,若生死关头,断难
恃以
为治。江西术,与浙江野术相似,苦劣不堪用。陈壁土炒,或人乳拌蒸,糯米泔浸。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猛将〕

<篇名>黄精

内容:〔害〕生用,则刺人咽喉。
〔利〕甘平,入脾,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杀下三尸
虫。
似玉竹而稍大,故俗呼玉竹黄精。又一种似白芨,俗呼白芨黄精,又名山生姜,则恐非真者
。溪水洗净,九蒸九晒用。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次将〕

<篇名>山药

内容:\x一名薯蓣\x
〔害〕忌同面食。
〔利〕甘平,入脾、肺、肠胃四经,益气强阴,治虚损劳伤心脾,长肌安神,清其虚热,

泻利,止遗精。
〔修治〕洗净,切片晒干,或炒黄用。入脾胃土炒,入肾盐水炒。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次将〕

<篇名>白扁豆

内容:〔害〕多食壅气,患寒热者不可食,盖邪疟未尽,及伤寒外邪方炽,不可服此补益之物
耳。
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利〕甘温,补脾胃,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衣,清皮肤之
湿热
。叶,利暑湿。
〔修治〕炒研,或生用,或去皮炒。时珍曰∶凡用取硬壳扁豆子,连皮炒熟入药。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次将〕

<篇名>薏苡仁

内容:\x一名米仁\x
〔害〕此除湿燥脾之药,凡病患大便燥结,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妊妇
禁用

〔利〕甘淡微寒,入胃土胜水,淡渗湿泻水,故能健脾。香港脚疝气,泄痢热淋,益土所
以生
金,故补肺清热,治肺痈、肺痿、咳吐脓血等症。
〔修治〕凡使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亦有更以盐汤煮过者,或炒,或
生用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次将〕

<篇名>大枣

内容:〔害〕虽能补中而益气,然味过于甘,甘令人满,脾必病也。故中满勿服。凡风痰、痰
热及
齿痛,俱非所宜。小儿疳病亦禁。生者尤为不利,多食致寒热。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
,助湿热。凡形羸瘦者,不可食。杀乌附毒。忌葱鱼同食。
〔利〕甘平,调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和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和百药。

枣,功用相仿,差不及尔。
〔修治〕擘去核用,青州枣,核细形大,多膏甚甜特佳。晒。晋州枣,肥大甘美,次之。

食生虫损齿,贻害多矣。红枣益脾胃,余者止可充食。入和解药,姜汁炒香,入醒胃药,但
去核炒香糊丸,药蒸透,乘热去皮核捣烂。



<目录>脾部药队\〔补脾次将〕

<篇名>甘草

内容:〔害〕甘,令人中满。有湿之人,若误用之,令成肿胀。故凡诸湿肿满胀病,及呕家酒
家,
咸不宜服。
〔利〕甘平,入心肺脾胃。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

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邪热,入峻剂则缓正气。姜附加之,恐其潜上;
硝黄加之,恐其峻下;皆缓之之意,稍止茎中作痛,节医毒肿诸疮。
〔修治〕以大径寸,而结紧断文者为佳,谓之粉草。细者名统草,补中炙用宜大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