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喜饮水,大小便闭结,小便或通,亦赤涩短少,

火极似水。《内经》谓"诸噤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是也。此与桂、附、干姜之类同
禁忌。呕吐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
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非寒
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症,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损气动火
,昏目发疮,非寒滞有湿者勿用。即有寒湿者,亦宜酌量少用。
〔利〕辛苦大热,疏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逐寒。主厥阴头疼,呕
逆吞
酸,痞满噎膈食积,泻痢血痹,阴疝奔豚 瘕,治阴寒攻心痛,香港脚水肿,所谓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又为温膀胱之猛将也。恶丹参硝石,畏紫石英。蓼实为使。
〔修治〕九月九日采实,开口陈久者良,阴干须滚汤泡去苦烈汁七次,始可焙用。治疝
盐水
炒,治血醋炒,止呕姜汁炒,疏肝胃黄连木香汁炒。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篇名>细辛

内容:〔害〕其性升燥发散,凡病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
嗽,
法皆禁用。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服过一钱,使人闷绝,因其气浓而性烈耳。双叶者
,服之害人。恶黄 、野狼毒、山茱萸,忌生菜,畏硝石、滑石。反藜芦。
〔利〕辛温香燥,善开窍,散风寒,入心肺肾三经,能行心下水停,宣通游风浮热,口
疮喉
痹,利九窍。
〔修治〕二八月采根纯阳,切去头子,以瓜水浸一宿,曝用。北产华阴者,细而香最佳。
南产者,名土细辛,稍大而不香,又名马辛。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篇名>胡椒

内容:〔害〕辛热之物。如血分有热者,与夫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干口渴,热气暴冲,目
昏口
臭,齿浮鼻衄,肠风脏毒,痔漏泄 等症,切勿轻饵,误服能令诸症即时剧作,慎之。世人
因其快膈,嗜之者众,然损肺走气,动火动血,损齿昏目,发疮痔脏毒,必阴气至足者方可
用。
〔利〕辛热,入脾、胃、肝、大肠四经,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盖此药犹
如附
桂,使与阴虚火衰,必与归地同用,则无偏胜之弊也。毕澄茄,即胡椒之大者。
〔修治〕五月采收,曝干乃皱。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篇名>骨碎补

内容:\x一名猴姜,又名申姜\x
〔害〕勿与风药同用,以其苦坚肾,肾藏恶燥,再加风药温燥,反伤血液,是为太过。
〔利〕苦温,入肝肾二经,主骨碎折伤,去瘀生新,治肾虚泄泻,耳鸣牙痛。
〔修治〕冬采根,以铜刀刮去黄毛,细切蜜拌,蒸后晒干用。急用只焙干,不蒸亦得也。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篇名>菟丝子

内容:(见前补肝部)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篇名>艾叶

内容:〔害〕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用。与炙火,亦大损阴血,虚者宜慎。胎动不安,
由于
热而不由于寒;妊娠下利脓血,由于暑湿;肠胃热甚,而非单湿为病;崩中由于血虚内热;
经事先期,由于血热;吐衄血由于血虚;火旺由于鬼击中恶;霍乱转筋,不由于寒邪,而由
于脾胃虚弱凝滞,或于暑湿所致;不孕由于血虚,而不由风冷袭入子宫者,法并忌用。
〔利〕生温熟热,辛可利窍,苦能舒通,入肺、脾、肝、肾四经,气血交理。安胎气,
暖子宫
,故妇科带下调经多需之。理血痢肠风,治崩吐衄,外用灸除百病,陈者良。醋香附为使

〔修治〕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干曝,揉捣如绵,谓之熟艾,陈久者可用。蕲州艾
为上
,煎服宜鲜者。生用,或烧成炭。入女科丸,醋煮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篇名>山茱萸

内容:(见本脏补部)



<目录>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篇名>茴香

内容:〔害〕其性温燥,能昏目发疮,若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吐者,均戒。大茴香,
性热
功用略同。
〔利〕辛温香,入胃、肝、肾、膀胱四经,主腹痛疝气,平霍乱血逆,得酒良。
〔修治〕八九月采实阴干,小如粟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