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浓于气阴也【臭】
腥【禁】多食令人痿黄少血色【解】诸药毒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走

内容:\x无毒 水生\x
凫葵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名医所录)【名】接余 (音荇)菜 (叶)苻【苗】(图
经曰)

机云茎白叶紫赤色圆径寸余浮在水面根在水底大如钗股上青下白江东人食之医方鲜用【地】

叶【质】
类而圆【色】茎白叶紫赤【味】甘【性】冷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诸
淋【制】水洗锉碎用【治】(疗)(别录云)捣汁服之除寒热【解】蛊毒毒药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女菀(出神农本经)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疾(以上朱字神农

经)疗肺伤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满饮酒夜食发病(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白菀 织女

茆(音柳)【苗】(唐本注云)此即白菀也苗叶与紫菀相类但根白尔其疗体并同无紫菀时亦可

用也【地】(别录云)生汉中川谷或山阳【时】(生)春生苗(采)正月二月取根【收】阴干
【用】
根【质】类细辛而白【色】白【味】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咳嗽
【反】畏卤咸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王孙(出神农本经)主五脏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百病益

(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长孙 黄孙 黄昏 白功草 海孙 蔓延 牡蒙【苗】(蜀本注
云)叶似及已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唐本注云)短剧述本草牡蒙一名王孙药对有牡蒙无

孙此则一物明矣【地】(图经云)生海西川谷及汝南城郭垣下【时】(生)春生苗(采)秋取
根【收】
曝干【用】根【质】类及已【色】紫【味】苦【性】平泄【气】味浓于气阴也【主】金疮止
痛【治】(疗)(唐本注云)疗金疮破血生肌止痛赤白痢除脚肿发阴阳也(补)(唐本注云)
益气补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丽生\x
土马鬃治骨热败烦热毒壅衄鼻(名医所录)【地】(图经曰)生于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

则茂盛世人以为垣衣非也垣衣生垣墙之侧此物生垣墙之上比垣衣更长大抵苔之类也以其所附
不同故立名与主疗亦异在屋则谓之屋游瓦苔在墙垣则谓之垣衣土马鬃在地则谓之地衣在井则
谓之井苔在水中石上则谓之陟厘土马鬃近世常用而诸书未着故附新定条焉【时】(生)春生
(采)
无时【收】阴干【用】苔墙垣上者佳【质】类垣衣而长【色】绿【味】酸【性】寒【气】气
薄味浓阴也【臭】腥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蜀羊泉(出神农本经)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疗龋齿(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女子阴
中内
伤皮间实积(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羊泉 羊饴 漆姑【苗】(唐本注云)叶似菊花紫色

类枸杞子根如远志无心有糁方药不复用彼土人时有采识者【地】(图经曰)生蜀郡川谷(唐

注云)处处阴湿地皆有之【时】(生)无时(采)三月四月取苗【收】阴干【用】苗叶【色】

【味】苦【性】微寒泄【气】味浓于气阴也【主】漆疮【制】锉碎用【治】(疗)(唐本注云)
主小儿惊生毛发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菟葵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名医所录)【名】 【苗】(图经曰)似葵而叶小状若藜有


茎紫
色(衍义曰)绿叶如黄蜀葵花似拒霜甚雅形如至小者初开单叶蜀葵有檀心色如牡丹姚黄蕊则

葵也唐刘梦得云菟葵燕麦领春风者此也【地】(尔雅云)所在平泽及田间皆有之【时】(生)

生苗(采)六月七月取茎叶【收】曝干【用】茎叶【质】类石龙芮【色】叶绿茎紫【味】甘
【性】
寒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主】淋沥热结【治】(疗)(别录云)治蛇虎毒诸疮捣汁饮之

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