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水及人声者良【收】阴干【用】叶【质】类柳叶而长大【色】绿【味】苦甘【性】

去黄毛微炙【治】(疗)(药性论云)除劳及主五淋胞囊结热不通膀胱热满(日华子云)治淋
沥遗
溺【合治】炒末合酒调服疗发背【禁】误用叶上黄毛射入肺令人咳不可疗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蔓生\x
萆 (出神农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伤
中恚
怒阴痿失溺关节老血老人五缓(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白菝 赤节【苗】(图经曰)根黄

色多节大三指许苗叶俱青作蔓生叶作三叉似山芋又似绿豆叶花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花结白子
者旧说此药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无刺者根虚软以软者为胜今成德军所产者根亦如山芋体硬
其苗引蔓叶似荞麦子有三棱(陶隐居云)亦似菝 而小异根大不甚有角节其色小浅耳【地】
(图
经曰)出真定山谷今河陕及荆蜀诸郡(陶隐居云)今处处有之(道地)兴元府巩州荆门军成
德军
【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质】类菝 而有须【色】黄
白【味
】苦甘【性】平缓【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香【主】诸痹强筋骨【助】薏苡为之使【
反】畏葵根大黄茈胡牡蛎前胡【制】细锉用【治】(疗)(药性论云)治冷风 痹腰脚不遂手
足惊掣男子KT 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日华子云)治瘫痪软风头旋痫疾中风失音效
(补)(日华子云)壮水脏坚筋骨益精明目【合治】合杜仲末温酒调服疗丈夫腰脚痹缓急行
履不
稳○合净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散生\x
杜蘅主风寒咳逆香人衣体(名医所录)【名】马蹄香【苗】(图经曰)苗叶都似细辛惟香

小异而根亦粗黄白色叶似马蹄故名马蹄香山海经云天帝之山有草状如葵其臭如蘼芜食之可以
已瘿郭璞注云带之可以走马或曰马得之而健走也今人作浴汤及衣香甚佳(衍义曰)杜蘅用根

细辛但根色白叶如马蹄之下市者往往乱细辛须如此别之尔雅以谓似葵而香是也将杜蘅与细辛
相对便见真伪况细辛惟出华州者良杜蘅其色黄白拳局而脆干则作团【地】(图经曰)生江淮

及水泽下湿地今处处皆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三月三日取根【收】曝干【用】根【质】
类白薇细小而拳促【色】白【味】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气奔喘
促消痰饮【制】去芦梗叶并洗去土锉用【治】(疗)(药性论云)破留血及项间瘤瘿【赝】及

为伪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白薇(出神农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
白幕
春草 薇草 骨美【苗】(图经曰)茎叶俱青颇类柳叶六七月开红花八月结实根黄白色类牛

而短小者是也【地】(图经曰)生平原川谷今陕西诸郡及舒润辽州亦有之(陶隐居云)近道
处处
有之(道地)滁州【时】(生)春生苗(采)三月三日取根【收】阴干【用】根【质】类牛
膝而短
细【色】黄白【味】苦咸【性】平大寒【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香【主】风狂温疟【反】
恶黄 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山茱萸大枣【制】(雷公云)以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须了于

砧上细锉蒸从巳至申出用【治】(疗)(陶隐居云)治惊邪疰病(药性论云)主百邪鬼魅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菝(蒲八切) (弃八切)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名医所录)【名】金刚根 王

草【苗】(图经曰)苗茎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

如樱桃许其根作块赤黄色江浙人呼为金刚根是也【地】(图经曰)生山野近京及江浙州郡多

之(道地)成德军海州江州江宁府【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
根结

【主】散肿毒益血气【治】(疗)(日华子云)治时疾瘟瘴○叶治风肿止痛【合治】叶合盐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