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山。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 嵬欹且刓。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搏。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扌门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璵璠。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其西日煞药台。犹对芝术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回寻画龙堂。二叟须发斑。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扬难。诵此莲化偈。数满百忆千。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乾。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俛令效官。既登文字科。又添谏诤员。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義得纵疏顽。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游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我今四十余。从此终生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原选者评。洋洋洒洒。一气读去。几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给赏矣。就其中细寻之。则步骤井然。一丝不紊。首四句点清因游寺而登山。并年月日俱细叙出。去山四五里。至。置寺于其间。写寺外之景。曲折灵异。癆隔尘世。如入仙境。妙在以。回头寺门望。四句作一顿。
  遂觉心神荡漾。宛是初到神情。入门无平地。一句作提笔。至。闻之似寒蝉。叙寺中路径之逶迤。树木之苍郁。首憩宾位亭。至。可以降灵仙。细叙寺中所历之境。与相传之法物。开北户而前行。又回顾而见来路。是以对多宝塔也。玉像殿。观音堂皆寺西界。是时秋方中。至。竟夕不欲眠。摹写夜中之景。与。八月月上弦。一句相映。又作一束。晓寻南塔路。至。欲返仍盘桓。历叙连日所游之境。变化出之。由南而东。而中而上。不言北者。自入寺门大抵皆向北行也。其间有神像。有峰岩。有水。有怪石。有白莲。有祠。有台。有画。有书。细细写出。日落月上。
  复带叙次日由昼入夜之景。更不拖沓。写经僧诵经弟子只虚写。在传闻上叙出。灵境与异迹。四句作一总束。一游五昼夜。又与。八月月上弦。照应。我本山中人。至末收足。游。字意。
  四十余。三十年。又与元和九年照应。细玩全诗。分明以作记序手笔用之于诗。韩愈。南山诗。
  以奇肆胜。此以秀折胜。可谓匹敌。谢灵运游山诗。柳宗元山水记。素称奇构。以彼方此。不无广狭之别矣。
  朝回游城南
  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水竹夹小径。萦回绕川冈。
  仰见晚山色。俯弄清泉光。青松系我马。白石为我床。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
  旦随鹓鹭末。暮游鸥鹤傍。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谁辨心与踪。非行亦非藏。
  原选者评。机心既尽。行藏自如。居易一生。真实受用在此。
  舟行
  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