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岛叛;尚真王时,八重山叛;尚清王时,乌父岛叛:皆时发兵攻讨。尚真王因于那霸江口筑左、右炮台,聚兵守之。那霸见世馆(俗呼亲见世),属岛头目、酋长等每年来聚,则于馆中犒之;中有可赏、可罚者,则召入见世馆正之、决之。其罪重者,属戚咸来,恐有骚动,则聚兵卒为防噪乱之患。

  演武场,在辻山旁。

  臣又按其国兵制略仿「寓兵于农」之意,五家为伍,五伍又各相统。其称亲云上筑登之者,皆习弓箭,家有刀甲;有事,则皆领平时派定农民:如百夫长、千夫长之属。「徐录」云:『除仪卫使、武备司而外,武职太略』;不知皆文官兼之也。

  ——以上兵制。

  谢杰「补遗」:『民患剽掠;无轻重,辄加开腹之刑』。

  夏子阳「录」:『忿争,持刀剚人者,辄引刀自剖腹而死。否则,下于理,决抵偿而无系狱。法司、紫巾官极称贵倨,有犯亦抵法;止令坐地,不绑缚。轻则流徙太平山,锢之终身』。

  张学礼「录」:『执法甚严,不徇情面。即官长父子、兄弟犯法,轻则徒流,重则处死;不曲庇丝毫也。民有犯罪者,大夫闻之法司;法司察其曲直,令曲者死,亦不敢迟留也。有犯法重者,竟自刎、投缳,不敢妄辨求生。如有夫之妇、有妻之夫犯淫,男女俱死;鳏、旷末减』。

  汪楫「录」:『国中不设官廨,无听讼之所。民有犯罪,当死者辄自杀。重者,刳其腹;轻者,徙置马齿、硫磺诸山。又轻,则令自闭室中,不得出户;或三年、二年,乃纵之。近亦设搒掠之具,然不甚施用。国有大庆,则赦;凡远徙者,皆放还』。

  臣按其国刑法,有死刑三:一凌迟、一斩首、一枪刺(用木桩作十字架,捆手足,以枪刺其心令死,即枭于其处;桩倒乃止);轻刑五:一流(流有三等:有配定流至某岛安置,不准放还;有为恶不悛,族人共禀法司请加流罪者,则限以年数,配遣所流之岛。头目等申其改过,许遣还;否则,至期复流远岛,仍前法申遣。再不悛,颠转流于三十六岛外之别岛矣。有犯罪重者,则缚其手足,以独木小舟配遣西马齿、山颠转递至外岛,然多有漂没者)、一曝日、一夹、一枷(有轻重二等:轻者数十斤、重者数百斤)、一笞(窃盗最严,初犯,笞若干、夹一次、曝日一次;再犯、三犯,以次递加,亦有时竟立斩者、立配流外岛者)。

  ——以上刑法。
 
琉球国志略卷十三

  翰林院侍讲臣周煌恭辑

  人物

  人物

  贤王忠节忠义孝义列女文苑方外

  臣闻醴泉无源,芝草不根;五行之精,原不择地而产。矧夫乌反哺、羊跪乳、蜂蚁知有君臣、雁鸿以况夫妇,故人而自外于为人之道,即飞走之不若。以此而推,则琉球之有人物,固其所矣。国家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凡在内地之忠孝节义,上自荐绅、下逮蔀屋,莫不阐扬幽隐,给帑建坊以垂奕禩。臣幸得采风海外,辄复据所见闻,从宽节录,陈之黼座,以为诸藩有志者劝;而其近天子之光,涵濡于百年之泽者,抑愈知所自励也夫。志人物。

  贤王

  忠节

  忠义

  孝义

  列女

  文苑

  方外

  贤王

  舜天,日本人皇后裔。父朝公,大里按司。宋淳熙七年(庚子),年十五,屡有奇征。及长,为浦添按司,人奉其政,断狱不违。值天孙氏二十五世政衰,逆臣利勇恃宠执权,鸩其君而自立;舜天讨之,利勇死。诸按司推奉即位,赏功罚罪,民安国乐,始立文字。

  英祖,天孙氏裔,惠祖世主孙。生有瑞征;十二岁,名闻国中。二十,通经传,国人师事焉。长为伊祖按司。宋宝佑初,义本德让,以群臣佥举,命摄政;历七年,义本逊位,隐于北山,遂自立。重农贵粟,庶政修举。时西北诸岛及北夷大岛相继朝贡,国寖以强。

  大成,英祖世子。元大德四年,嗣位。能以礼让接物、以仁义措事,国治民安。

  英慈,大成第二子。元至大初,嗣位。为治遵用旧章,疏通知事,深有谋。

  察度,父为浦添间切谢那村奥间大亲;业农,质性纯厚。天女来格而生察度,始为浦添按司;有德,国人归服。元至正中,西威薨,世子幼,母妃乱政;众废世子,奉以为王。即位后,灾变日销,国家丰饶。明洪武初,遣行人杨载颁诏至国,奉贡归诚。乐天事大,远夷震慑,南夷宫古岛、八重山岛相率朝贡。太祖授以镀金银印,封为中山王。复向慕文教,时遣子弟及国秀入监读书。太祖赐闽人三十六姓,以充朝贡译使。文明日启,渐染华风;倭人不敢向迩。

  尚巴志,思绍子。初,嗣父为佐铺按司;赏罚不违,视民如伤,南方诸侯归之者众。山南王恃胜而骄,穷欲于人,朝暮游宴;巴志合诸按司攻落之并攻山北、中山,皆次第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