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各一盏,烧酒三盏,小烛二枝,柴二束。

  半廪给,每日米三升,肉一斤,干鱼一斤,鸡一只,蔬菜一斤,豆腐一斤,豆酱、菜油、醋、盐各一盏,侥酒二盏,柴二束。

  口粮,每日米三升,肉一斤,干鱼一斤,蔬菜一斤,豆腐半斤,豆酱、菜油、醋、盐各半盏,烧酒一盏,柴一束。

  月粮,每日同。

  国中诸礼

  冬至、元旦,国王皮弁执珪,先拜岁德(随岁德所向方设位拜之),北向遥贺皇上万万岁,三跪九叩头。礼毕登殿,受国中诸臣贺礼如明制:就班,一揖;跪,三拜,兴,一揖;跪,又三拜,兴,又一揖(夏子阳「录」云:『元旦行礼后,各官易常服,王亦衣宽博锦衣、戴五色锦帽,坐阁二层,众官跪阶下,唱「太平曲」。卑者按拍和歌,尊者捧觞为寿;王亦等级赐之酒肴』)。每月十五日,久米大夫以下朝王,赐茶酒;本国诸臣,则止赐茶。上元,国王受贺如元旦礼。

  皇上万寿圣诞,王率陪臣北向,祝如元旦礼。

  国王诞日,受贺如元旦礼。各官升迁,俱于此日计功定爵。

  国有大庆,则赦;凡迁徙者皆放还。职官,或迁秩、或增禄米。

  圣庙春、秋二祭,遵用二仲上丁;孔子用太牢,启圣用少牢。爵帛、粢盛、笾豆之类,悉遵「会典」。其祭品,本国所无者,以上品土产代之。前期三日,与祭者皆斋戒;前一日,演礼省牲。丁日,王遣紫金大夫祭启圣祠,遣法司官祭圣庙;皆行三跪、九叩头,饮福受胙礼。

  辨岳,国王嗣位及受封皆亲祭。每年正、五、九月,国王斋戒,举行祭山海及护国神礼;或遣官致祭。

  蜡祭,每年五、六月收获后,各地方举行报赛田神诸礼(「世鉴」云:『古初未知稼穑,阿摩美久初分种粟、菽于久高岛、知念、大川、玉城诸处,春稻夏熟。至今所在春、夏四祭:久高以二月、知念等以四月』)。

  请雨,每于十月垦种后。先三日斋,各官诣龙王殿及天尊庙拜请,又请龙王神像升龙舟至丰见城,设雨坛拜祭。旱甚,国王亲诣崎山雩坛躬祷,或诣雨城躬祷。圆觉寺、护国寺,皆令众僧祈祷。

  先王庙,春秋二祭,或亲祭、或遣官。三日斋,乐用「天孙太平歌」。圆觉、天王、天界三寺内,本宗香火有时祭、有月祭(名兰盆祭),三日斋。忌辰,有特祭。朔、望,献茶。
 
琉球国志略卷十二

  翰林院侍讲臣周煌恭辑

  兵刑

  兵刑

  小国之大势,弱则久存,强则速败。琉球之俗,颇讳言兵,而刑章亦甚简略;岂所称「畏天保国」者欤!当其先世,三王争强,寻戈未已;后卒并为中山。迨尚宁王之世,恃其险阻,傲睨强邻;倭人入执其王,久乃释归:则知铁板为门,不足深恃。况区区三首六臂之神,所称邻寇来侵能易水为盐、化米为沙者,尤荒忽而略无据乎!今自洪、永建封尚姓,享祚垂四百年;而奉事圣朝,尤为恭顺。其旁近岛夷,皆知琉球之于中国,如滇王之见宠于汉,世不敢少萌觊觎;其君臣亦遂得宴然高枕,与内地臣民分乐利之万一:盖几几乎刑可措而兵不用矣。兹特搜讨古今,存其崖略;不赅不备,则具如向所云焉。志兵刑。

  「隋书」:『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理一村之事。有刀矟、弓箭、剑铍之属。其处少铁,刀皆薄小,多以骨角助之。编纻为甲,或用熊豹皮。王乘木兽,令左右轝之而行;导从不过数十人。小王乘机,镂为兽形。国人好相攻击,人皆骁健善走,难死而耐创。诸洞各为部队,不相救助。两阵相当,勇者三、五人出前跳噪,交言相詈,因相击射;如其不胜,一军皆走,遣人致谢,即共和解。取斗死者,共聚而食之。仍以髑髅将向王所,王则赐之以冠,使为队帅。大业间,将军陈棱招之,不服;获其布甲而还』。

  臣按「隋书」所称诸洞,疑即今之间切;小王,疑即按司;鸟了帅,疑即庇椰之属。

  夏子阳「录」:『兵器,惟盔甲与刀,颇称坚利;余诸矛、戟,皆脆弱,徒具文耳。弓长如屋檐,射则树于地,以两手弯之,发矢甚远』。

  徐葆光「录」:『弓长七尺余,卓地高齐屋檐。箭,比中国箭较短一握许。射必卓地,执靶时不在正中,乃就下窄处扣弦发矢,皆用决拾如古制。「旧录」云射二百步外,则未之见』。

  臣按国中军器略具,亦解制火药。炮位多用铜铸,要皆备舟舰水战之用。故弓必卓于船上始发,而矢必扣于下方狭处,实可百余步。

  汪楫「录」:『国中,不见有兵。册封日,自王庙至首里,约十数步即对立二人,执长竿如枪,其末加短鞘;迫视之,中无寸铁也。近王城,有枪、刀十数对;即王之仪卫云』。

  臣按明初三王争衡,兵革不息;至中山尚巴志,并山南、山北二王为一,渐获安居。尚德王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