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长沙定王发母微,故王卑贫国。《注》: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乃以武陵、零陵、桂阳益焉。

杨仆移关《汉书孝武纪》: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注》:应劭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三百里。按:已上四条,皆所谓班氏不录者也。今详考《汉书》,果皆别见。而郭本率以班《书》正文串录为注,反似其言皆出史文者,岂不与本旨刺谬乎!至杨仆一条,但钞《酷吏》本传,尤与移关事无涉矣。只此校订,颇费日力。后详王本,大半得之,是其胜郭本处。

城濮鄢陵城濮事在僖二十八,鄢陵事在成十六。所谓春秋晋、楚三大战之二也。

有穷少康有穷后羿,见《人物》篇。又《左》哀元:昔有过浇灭夏后相,后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焉。浇求之,奔有虞。虞思妻之二姚,而邑诸纶。能布其德,以收夏众。使女艾谍浇,复禹之绩,祀夏配天。

王莽光武二汉终始,传纪载之,凡数卷。

桓玄宋祖《晋书》之《叛逆》及《诸葛长民》、《何无忌》等传,《宋书》之《武帝纪》及《刘道规》等传,并载其事,亦数卷。

为秦开蜀《战国秦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起兵伐蜀,遂定蜀。《史记》略同。

邓艾钟会《魏志》: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太傅繇小子也。司马文王以蜀将姜维屡扰边陲,大举图蜀。景元四年秋,下诏使邓艾统诸军三万余人趋甘松、沓中缀维,会统十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移檄蜀将吏士民云云。按:《魏志》、《蜀志》及《晋书文帝纪》,其事专载、夹载不一册。

沈萧四句初注此书,案头有二本,文异而误同。正凝想间,张生玉谷至,共勘之。拣所两有,汰所两羡,而四句出,遂刊定之。后见别本,一字不爽也。二本大小书杂乱,谬误录后:一本:议者苟嗤沈约著《宋书》,衍著《齐书》,萧之所记,事倍于孙当《晋书》。凿齿亦著《晋书》。习、华、谢之所编,语烦于班、马。又一本:议者苟嗤沈约、萧衍、孙盛、习凿齿之所编,语烦于班、马。


●杂述第三十四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著《山经》;《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由来尚矣。

爰及近古,斯道渐烦。史氏流别,殊途并鹜。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夫皇王受命,有始有卒,作者著述,详略难均。有权记当时,不终一代,若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载记》、王韶《晋安陆纪》、姚最《梁昭后略》。此之谓偏纪者也。普天率土,人物弘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若戴逵《竹林名士》、王粲《汉末英雄》、萧世诚《怀旧志》、卢子行《知己传》。此之谓小录者也。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若和峤《汲冢纪年》、葛洪《西京杂纪》、顾协《琐语》、谢绰《拾遗》。此之谓逸事者也。街谈巷议,时有可观,小说厄言,犹贤于已。故好事君子,无所弃诸,若刘义庆《世说》、裴荣期《语林》、孔思尚《语录》、阳松《谈薮》。此之谓琐言者也。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圈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陈寿《益部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若扬雄《家谍》、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贤士贞女,类聚区分,虽百行殊途,而同归于善。则有取其所好,各为之录,若刘向《列女》、梁鸿《逸民》、赵采《忠臣》、徐广《孝子》。此之谓别传者也。阴阳为炭,造化为工,流形赋象,于何不育。求其怪物,有广异闻,若祖台《志怪》、干宝《搜神》、刘义庆《幽明》、刘敬叔《异苑》。此之谓杂记者也。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者也。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