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乌什,在章京上効力行走,十一月赏给头等侍卫职衔,派往哈尔沙尔办事。四十四年十月奉旨补放工部侍郎。四十五年调往库车办事。因前在哈尔沙尔时,于大学士、九卿定拟李侍尧罪名一案,海成越职妄言,依违具奏,奉旨交部严加议处,经吏部议以革职,仍留该处自备资斧効力。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一 军机处为移送《御批续通鉴纲目》漏改书页事致江苏巡抚咨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办理军机处为移知事。
照得《御批续通鉴纲目》内遗漏未改各条,已交武英殿逐条改挖,兹将已改各书页汇齐一册,并清单一件,贵抚接收后,即行遵照改挖可也。
右咨江苏巡抚。(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覆四库全书内查无袁枢原书片【真按:袁枢著作考.】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
前奉旨查朱子《答袁机仲书》论二方六卦六辰一条,于四库全书内检查袁仲机原书呈览。臣等谨查《宋史 袁枢传》载,其所著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而不言有集。又朱彝尊《经义考》载,枢所著《易学索隐》、《易传解义》、《周易辨异》、《易童子问》四种,并着曰佚。而明人收藏书目,亦并无枢集之名。是枢所著书本未流布,故后世无传。今四库全书内检查未有其书,谨据寔覆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填写年月缘由片【真按: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末后注明日期的缘由.】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
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末行有本年闰三月恭校上者。查向来缮校各书,所写年分均系按照各呈进年分填写,从前进过一、二、三分书均系如此办理。惟月分有填写在前、进呈在后者,因无甚关碍,是以进呈时卽用原填月分,以省挖补痕迹。真按:四库全书的校书程序 现在运送热河备进各书所填月分,自二月至四月不等。理合据实覆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四 军机处为《雉园存稿》业经销毁无从查考校定人事致河南巡抚咨文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八日
办理军机处为咨覆事。
准贵抚咨称:明季傅梅所著《雉园存稿》一部,应请发交查明校定何人,以便办理等情。准此。查《雉园存稿》前经直隶省奏进,当经本处呈进销毁,并未存留,现在无从查考,相应咨复贵处自行办理,为此知会。
右咨河南巡抚。(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五 军机大臣奏谨将四库全书分架图册夹签呈览片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
查四库全书排架,系依照编目体例,每部以类为次,史部内《御批通鉴辑览》一书,不但各卷评语均出圣制,其中纲目大书分注,亦一本睿裁,是以敬谨列入史部编年第七、第八架。至圣祖仁皇帝《御批纲目》,系就原书冠以评语,是以与《评鉴阐要》一体录入史评类中,令列史部第三十三架。谨将分架图册夹签呈览。谨奏。(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一○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事致浙江巡抚函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三十日
径启者:
前次浙江所进遗书内有《意林》一书,系宁波范氏天一阁藏本,奉有御题并抄入四库全书,后于四十七年由翰林院交仁和县县丞张力行带回发还本家在案。兹奉谕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钦此。专函奉闻,希将《意林》原书遇折使之便,卽送至行在军机处,以便呈览为要,不必具折覆奏也。
特此布达,顺候近祉不一。(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七 谕所有历代帝王庙祀着大学士九卿更行详议具奏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一日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一日奉上谕:
朕因览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一书,所列庙祀历代帝王位号,乃依旧《会典》所定,有所弗惬于心。敬忆《皇祖实录》有勅议增祀之谕,令查取礼部原议红本,则系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题。尔时诸臣不能仰体圣怀,详细讨论,未免因陋就简。我皇祖谕旨,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无道被弒亡国之主,此外尽应入庙,卽一、二年者,亦应崇祀。煌煌圣训,至大至公。上自羲轩,下至胜国,其间圣作明述之君,守父继体之主,无不馨香妥侑,不特书生臆论,无能仰喻高深,卽历代以来,升歆议礼,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会议疏内声明,偏安亡弒不入祀典,而仍入辽、金二朝,不入东西晋、元魏、前后五代,未免意有偏向。似若仰承圣意,而实显与圣谕相背。
朕意若谓南北朝偏安不入正统,则辽、金得国亦未奄有中原,所以一登一黜,适足启后人之訾议。卽因东西晋、前后五朝,有因篡得国,摈而不列,如操、丕不得为正统之例,殊不知三国时正统在昭烈,故虽以陈寿《三国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夺万世之公评。至司马氏篡窃以还,南朝神器数易,如宋武帝崛起丹徒,手移晋祚,自不能掩其篡夺之罪。其它虽祖宗得国不正,而子孙能继绪承休,卽为守文中主,亦不可概从缺略。况自汉昭烈以至唐高祖,统一区夏,时之相去三百余年,其间英毅之辟,节俭之主,史不绝书,又安可置而不论?至于后五代,如朱温以及郭威,或起自寇窃,或身为叛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