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如此则发运较为便易,而各该省办理亦复裕如矣。
是否有当,为此具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初一日奉旨:依议。钦此。(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一○一五 谕内阁陆费墀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陆费墀既为侍郎,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各藏庋一分。原以嘉惠士林,俾得就近抄录传观,用光文治。第恐地方大吏过于珍护,读书嗜古之士,无由得窥美富,广布流传,是千缃万帙,徒为插架之供,无裨观摩之实,殊非朕崇文典学,传示无穷之意。将来全书缮竣,分贮三阁后,如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全书本有总目,易于检查,祇须派委妥员董司其事,设立收发档案,登注明晰,并晓谕借钞士子加意珍惜,毋致遗失污损,俾艺林多士,均得殚见洽闻,以副朕乐育人才、稽古右文之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初一日
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如《一统志》、《盛京通志》、《职官表》及翻书房翻译各书,现俱随本报按卯进呈,尚无迟延。其四库全书前经曹文埴奏明于回銮后恭进,是以此次行在所进书籍觉少。至查核各书清单,现在寄信京中,详悉查核,俟覆到日,臣等详加酌核,再行奏闻。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
臣和<珅>等谨奏: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检勘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总裁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又上年六月内,经臣金简、曹文埴奏请将奉旨加倍记过之总校、分校等,专案核办,交部议处,并奉旨允行。各在案。
所有四十八年分秋季进过书籍错误,业经臣等查核交部,其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关槐记过二次;总校孙溶记过三百七十次,何思钧记过二百九十三次,徐以坤记过二百六十五次,潘有为记过一百九十六次,仓圣脉记过一百五十次;分校康仪钧记过七十八次,常循记过四十四次,冯敏昌记过四十次,金光悌记过三十八次,章宗瀛记过三十六次,翟槐记过三十四次,牛稔文、陈昌齐、雷纯俱记过二十次,温常绶、汪镛、裴谦俱记过十八次,潘绍观、金兆燕、朱绂俱记过十六次,王庆长、李镕、张焘、罗国俊、甄松年俱记过十四次,王天禄、郭祚炽俱记过十二次,庄通敏、胡予襄、胡敏、许兆椿、周鋐俱记过十次,郭在逵、蔡廷衡、赵怀玉、李荃、钱世锡、沈凤辉、刘汝謩、李奕畴俱记过八次,罗万选、章煦、莫瞻菉、秦瀛俱记过六次,吕云栋、苏青鳌、祁韵士、徐立纲、陈本、【真按:前似均作陈木!不知是否为误字,或别有一人? 】吴翼成、吴省兰、马犹龙、钱越、【真按:当作樾字,前均作钱樾!】黄寿龄、许兆棠、蒋予蒲俱记过四次,刘源溥、汪学金、张位、吴甸华、闵思毅、费振勋、刘图南、杨世纶、萧九成、叶兰、王照、江涟、李斯咏、季学锦、罗修源、嵇承志、曹锡龄、邹奕孝、董联瑴、王念孙俱记过二次,【真按:王念孙与四库全书.】应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奉旨:交该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真按:此条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亦有!】 一○一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明时江宁太庙遗址并有无祀祭情形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初一日
臣等遵旨查江宁城内明时太庙在何处,并祀祭典礼是否南北并行。查四库馆内有《南京太常寺志》,内载「明嘉靖年间,南京太庙毁于火,从湛若水等之请,遣大臣前往祭告,将南京太庙香火暂并于南京奉先殿,不复建庙。其旧址仿古坛墠遗意,仍高筑围墙守护,嗣后勿得整修,着为令」。等语。至南京有无祀祭,查《太常寺志》载:「南京太庙祇有每日早神,宫监进入司香,别无享祭礼仪」;又「南京奉先殿有早午膳馐,有朔望岁时节令祭祀,有献新品物」。等语。是南京似无祀祭礼文,臣等谨将原书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议处海成情形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遵旨查海成于乾隆四十二年在江西巡抚任内,因王锡侯编造《字贯》,中多悖逆,未经看出办理,问拟斩决,奉旨改为斩监候。于四十三年二月奉旨释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