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内有忌讳,应毁。
《明奏疏》,一本。不全。系明神宗年间奏疏,仅存卷四。显有干犯,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崇祯年间南京助教施元征奏疏。内有忌讳,应毁。
《视师纪略》,一本。系明谢三宾所记。书内显有干犯,应毁。
《东溟疏稿》,一本。系明王邦直撰。内有忌讳,应毁。
《华美录》,一本。系明内监刘清苑镇浙时绅缙歌颂诗词,并有后序。仅存卷八至卷十三一本,似与《两广去思录》一律,应毁。
《两垣奏议》,一本。系明万历给事中逯中立奏议。「防边疏」内语涉干犯,应毁。
《疏草》,一本。系明监察御史黄宗昌所撰,疏草后附恒山游诗。内有钱谦益序,应毁。
《明实录宝训》,二十本。查明代《实录》、《宝训》前经奏明销毁,此书仍应毁。
《拟山园》,二本。不全。系明时王觉斯所著。仅存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七律诗。语有干碍,应毁。
续办第六次应毁书共十八种:
《岭西水陆兵纪》,一本。系明万历间喻政所撰。俱水陆边防务事宜,并附船图,序文中有干碍,应毁。
《明代帝后纪略》,四本。系明万历间编辑有明一代帝后并藩封谱系。查明代《实录》、《宝训》俱经销毁,此亦应毁。
《明代圣政》,二本。系明天启、崇祯间勅谕奏疏,语涉违碍,应毁。
《旭山集》,一本。系明金忠士所著边略、防御各事宜。中有干碍,应毁。
《玉堂荟记》,一本。系明杨士聪所撰。俱崇祯一朝事迹,中有违碍,应毁。
《明大政纪》,一本。系明谭希思所辑有明一代政纪。内显有干碍处,应毁。
《吾学编》,三本。系明郑晓所撰边防事宜。内有违碍,应毁。
《明资治通纪》,一本。系明陈建编辑有明一代政治,体仿纲目。中有干犯,应毁。
《征吾录》,一本。系明郑晓所撰。内有违碍,应毁。
《朝鲜征倭纪略》,一本。系明按察使萧应宫奏疏。内多干碍,应毁。
《崇祯存实疏抄》,八十八本。系明崇祯六、七年间,内外臣工条陈奏议。其武备、边防诸疏,均多违碍,应毁。
《经世挈要》,二本。系明曹飞条陈筹兵奏疏。内显干碍,应毁。
《掌铨题稿》,八本。系明吏部题稿。内有违碍,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陆澄源奏疏。语涉干碍,应毁。
《闻见录》,一本。系明贾新铭记。中有干犯,应毁。
《辽海编》,一本。系明倪克让往封朝鲜道途所赋诗辞,其子倪岳编集。中有违碍,应毁。
《熊明遇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御史熊明遇奏疏。内有干犯,应毁。
《掌卫疏稿》,五本。系明崇祯间锦衣卫奏疏。中有避忌,应毁。
续办第七次应销毁书共五种:
《西台建白》,抄本二本。系明末御史金忠士奏疏,其子星耀亦有疏数篇。虽未显涉干犯,然语多狂谩沽直,应毁。
《倪文正公奏牍》,二本。系四库馆办理抽毁之书。此奏牍自应销毁。
《豹陵集》,十一本。系明末梁云构所作诗、文、序、论、疏、启,凡二十六卷。内有违碍,应毁。
《使蜀稿》,一本。系明庐陵刘惟德着,传序诗铭诸体略。其间有字句疵碍,应毁。
《庙堂忠告》,一本。系张养浩所著。残破不全,应毁。(内阁档) 九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太子河沿伪情形并将《旧一统志》等书黏签呈览片【真按:当作讹字.因其正文如此故袭之尔.(前已有沿讹一词)】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初五日
臣等谨查太子河,古名大梁水,见《汉书 地理志》、郦道元《水经注》,皆言其水西南流入辽水。至《辽史 地理志》始有太子河之称。明顾祖禹《方舆纪要》一书,【真按:乃题祖禹为明人 !!】谓太子河卽故衍水,以燕太子丹匿此得名。考《史记 刺客传》:「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顾祖禹以辽东境中无衍水,因附会《辽史 地理志》之太子河为卽古衍水,其非有所本可知。今查太子河,国语谓塔思哈河,谓虎也。音与太子河相近,其为沿伪无疑。【真按:当作讹字.】《旧一统志》所引宜加按语,辨明改正。今将旧《一统志》、《方舆纪要》黏贴黄签,恭呈御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历览前代建储诸弊,及我朝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致酿事端者不可枚举,自当勒成一书,以昭殷鉴。着皇子等同军机大臣及上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事迹有关鉴戒者,采辑成书,陆续进呈。卽着皇孙之师傅为誊录,书成名为《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 谕内阁所有现办满汉臣工表传等着总裁等董饬纂办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国史之修,所以彰善瘅恶,信今传后。我国家凝承景贶,垂裕万年,前曾降旨将开国以来王公大臣及在朝满汉文武,内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