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明,奏闻补入。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真按:以其文内云上御,便译题为弘历御,实在也不伦.题为上御即可.由此直呼乾隆名讳,亦知为今人编者所题名矣(见凡例).今大陆中国人每喜直呼古代帝王者,尤其明君亦不例外.噫,想而今两岸,谁有古时帝王风光,可惭愧而已.民主胜于封建,犹待这些自是者表现呀.民国九十六年了,而今中国安在哉尔.大陆搞文革,台湾讲去中,反倒是外族满人,别传倭人,尤较此自诩为炎黄者而爱为炎黄也.斯亦愚所慨叹日人入主失之交臂者也.或许另一满清,也较汉中强.看汉人执政于中国者,大抵至明已腐败至极.而今民国以来,观之,愈信夫汉人之不足为中国矣.又胡不以东倭北满以为中国乎尔.可慨也夫.况尤有媚于倭者.初吾不之屑,后细忖之,虽不至于媚然从俗,亦颇有以然之者而已矣,岂其一媚外轻薄然哉.自有其深谛焉尔.】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
上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总阅、总纂、总校、分校、提调、校理、检阅等官宴,并赏赉有差。(起居注册)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
臣等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一、二等人员名单,并将未经引见议叙人员另单一并进呈,恭候钦定。谨奏。
附单
拟赏议叙人员名单
一等二十八员:
少卿孙士毅,侍读学士富炎泰,侍读德昌、瑞保,赞善韦谦恒,编修百龄、陈崇本、吴裕德、吴省兰、李尧栋、李镕、吴典、汪学金、许兆椿、于鼎、俞大猷、周兴岱、彭元珫,检讨王坦修,郎中董椿,以上二十员,每员八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墨一匣、绢笺十张。
主事门应兆,中书王庆长、李荃、李斯咏、田起莘、吴应霞,助教胡予襄,笔帖式楚维宁。以上八员,每员五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二等四十二员:
侍读张焘,候补洗马刘权之,中允庄承籛,赞善季学锦,御史萧际韶,编修邵晋涵、王增、吴鼎雯、范衷、王春煦、陈万青、裴谦、严福、周原辕、【真按:疑当作周厚辕.原、厚,形近而误.】孙希旦、章宗瀛、励守谦、罗修源、曹锡龄、朱攸、邱庭漋、钱樾、祥庆、周永年,检讨五泰、运昌、苏青鳌、刘校之、左周,员外冯培,主事蒋谢庭,五官灵台郎陈际新。以上三十二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八丝大缎一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主事王璸、牛稔文,中书宋镕、张埙、杜兆基、秦瀛,助敎陈木、汪锡魁、周鋐,学正常循。以上十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五丝大缎一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拟赏议叙未经引见人员名单:
内阁学士纪昀,光禄寺卿陆锡熊,少詹事陆费墀,司业曹锡宝,中允衔王燕绪,检讨何思钧,庶吉士仓圣脉。以上七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八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七日
交四库馆总纂:
现在进呈明神宗以后书内,陆楫所著《古今说海》一部,一百三卷内「端平甲午七月八日」一则,有亡金人手抄诗,内载李国栋、梁仲经、史舜元系属何人?所云「哀王旦」者又系何人?其爵里事实俱逐一查明。又称「于《感怀篇》着其无父子之道,于《哀辽东》、《哀王且》着其败亡之迹,以见天道之好还」,俱何所指?再,所云《暌车志》、《话腴》,究系何人所著,何以不着姓名?殊未明晰。其通部体例,所引各书,均注撰人名氏。再查《北征录》,系何人所撰?并将提要取阅,以便覆奏。
再,此后讹错字句,黄签黏贴下方,如有违碍删改之处,将黄签黏贴上方,俾一览了然,方妥。(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臣和珅、臣曹文埴谨奏:窃臣等纂办《一统志》,钦奉谕旨:将原任刑部尚书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其各省志书内有似此者,并令纂修诸臣查明奏闻补入。钦此。仰见我皇上奖励儒林、善善从长之至意。
伏查《一统志》自乾隆二十九年开馆以来,已阅一十九年,陆续进过十五省共二百八十余卷,尚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及外藩一门。臣等现在督率总纂 编修吴省兰等上紧趱办,约计乾隆四十九年可以全数完竣。臣等检查从前进过各省志书,节年以来,不特人物事实逐渐加增,卽疆域建置、户口滋生、职官学校之裁改添设,前后多有不同。且如直隶、山东、山西诸省,以成书在前,恭遇近年来我皇上省方问俗,行庆盛典,尚未恭载。向来馆例纂办各书,皆俟全部完竣再行画一办理,另缮正本进呈。但《一统志》卷帙既繁,门类亦伙,若俟全书告成始行增改,未免有稽时日。现在奉旨:将各省人物事迹查明补入。臣等拟分列条款,一并行文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