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叠山集》内「恩」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一次。
一、《少谷集附录》三卷内,撰人名不应列入,而校对未曾校删。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东莱集附录》三卷内,撰人名不应列入,查系总校讹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背伊阙越轘辕」句,「背」字讹「北过」二字;又「以太尉掾」句,「掾」讹「椽」;又「范仲淹」「淹」讹「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吴裕德记过六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泠然善也」句,脱「善也」二字;又「爰采爰献」句,「采」讹「揉」。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四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后集》内「不禁烟雨轻欹着」句,「欹」讹「欺」;又」。锦帏初卷卫夫人」句,「帏」讹「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赵秉渊记过四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续集》内「郑谷」,「谷」字挖补未填;又「叶法善」,「善」讹「喜」。又「户牖墙壁」句,「牖」讹「牗」;又「若赐观刍荛」句,「刍」讹「蒭」;又「好学讥弹」,「弹」讹「禅」。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九次,分校官潘奕隽记过十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后集》内「怜」字讹从俗写作「怜」。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赵秉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古今事文类聚 续集》第二十八卷内,「朱」字讹写「墨」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四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十八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古今事文类聚 别集》内「而以蛾眉入妬」句,「蛾」讹「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孙梅记过二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始知嬴女善吹箫」句,「箫」讹「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凤歌笑孔丘」句,「丘」字空白未填;又「波心旧列七星桩」句,「桩」讹「椿」。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温汝适记过四次。
一、《江西通志》内「而自衒自媒者」句,「衒」讹「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涂廙」,「涂」字挖补偏傍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刘景岳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以古学砥砺」句,「砺」讹「厉」;又「籛铿」,「籛」字讹「钱」。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四次。
一、《唐文粹》内「骆宾王」,「宾」字讹「王」;又「王」讹「玉」,「太」字、「先」字、「帝」字,俱写不成体;又「狐」字讹「孤」,「摧」字讹「催」;又「残」讹「浅」。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八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十六次。
一、《唐文粹》内「拜禹言」下失写李翱名字;又「丁」字写不成字;又「黄帝垂衣」句,「黄」讹「皇」;又「段文昌」,「段」字挖补未填;又「夫总四大者」句,「夫」字上衍一「譔」字;又「生不用封万户侯」句,脱「封」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十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十二次。
一、《唐文粹》内「稹」字写不成体;又「一日万几」句,「几」讹「机」。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四次。
一、《麟角集》内「六律带霜啼」句,「啼」讹「飞」。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
一、《二薇亭诗集》内《题陈待制湖庄》,「庄」讹「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程<景伊>阅。
一、《古乐府》内《寒夜怨》题下,陶弘景名未写全。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孙玉庭记过二次。
一、《羣书考索 后集》内,「铁」字讹从俗写作「铁」;又「司徒掾」句,「掾」讹「椽」;又「惟寂寞」句,「寞」字上衍一「惟」字;又「荀悦才智经纶」句,「纶」讹「论」;又「李白一斗诗百篇」句,「斗」字讹从俗写作「(豆斗)」;又「纪列国则据左氏」句,「据」讹「(扌处)」;又「桓子新论则作于桓谭」。「桓」俱沿宋讳作「亘」;又「左氏膏肓」句,下肓」字二处俱讹「盲」。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九次,分校官徐步云记过十八次。
一、《羣书考索,别集》内「经于桓十五年」句,「桓」讹「威」。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家宾记过二次。
一、《西湖游览志》内「颜原遗事在」句,「原」讹「渊」。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敌兵二十余万」句,又「诸路已久解散」句,又「密探西路青巴图动静」句,并有讹字;又「谏署扬辉」句,「扬」讹「杨」;又「夏渴瓢箪」句,「箪」讹「簟」;又「落魄远游兮赋子虚」句,「虚」讹「都」;又「万几」,「几」字讹「机」,二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八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十六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设天网以该之」句,「网」讹「纲」。总校官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