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奏到搜罗遗书一折,据称:绅士明理之人,现在宣扬恩旨,伊等天良难泯,自当呈献无遗。但恐村僻愚民,本不知书,而家藏断简遗篇,或涉不经。更有读书旧家,子孙零替,其败笥残箧中,不无违碍书籍,而目不识丁,虽出示收缴,亦难必其尽献。现在复饬各属,传集地保,逐户晓谕,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按书偿以倍价,俾尽行缴出,以便分别办理。等语。所办颇好。各省查办遗书,其中狂悖字句,节经降旨,各督抚实力查缴,并准其自行首出,仍不加之罪愆。虽现在各省已有缴到者,而所缴尚觉寥寥,其势似未能遍及。今海成所办较为周到,且又不致烦扰,各省自可仿而行之。着传谕各督抚照式一体妥办。海成原折并着抄寄阅看。将此遇各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
  臣等伏查搜罗遗书一事,节次恭奉谕旨,久经檄饬各地方官实力查办,迄今尚无呈缴,正切悚惶。兹复仰蒙圣训,提示周详,臣等敢不实心经理。惟是陕甘两省,民多淳朴,士鲜明通,自经书子史而外,凡无关举业者,皆不甚珍惜。卽有一二旧家世族,其子弟亦多荒废,是以藏书之家甚少。但恐僻远乡愚,不知拣择,或有将应禁书籍误为存留,实有阙于世道人心。臣等现在恭录圣旨,大书誊黄,遍行出示,并饬各属传集地保,逐户晓谕,一面知会学政臣嵇承谦于按临考试生童云集之时,面加开导,不论何项书籍,凡有断简残篇,悉令呈缴,倍予价值。其随棚赶考之坊肆书贾,亦令该府县一体留心购买,所需书价地方官先行垫发,随于司库臣等养廉内照数扣给。如此则贫士书佣,既知禁约之严,复冀缴书之利,庶遗籍得以尽搜,而应禁之书亦不致存留矣。
  除俟呈缴稍有卷帙随时校阅进呈外,所有臣等遵旨查办缘由,谨合词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二六四 谕内阁将《明纪纲目》改纂其原书着查缴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五日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前曾命仿朱子《通鉴纲目》体例,纂为《明纪纲目》,刊行已久。兹披阅《叶向高集》,见其《论福藩田土疏》,所叙当日旨意之「养赡地土,原给四万顷,卿等屡奏地土难以凑处,王亦具辞,今减去二万顷」云云。则福王当日所得之田仅二万顷。今《纲目》载《福王常洵之国》条云:「赐庄田四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与向高言不合。又所载青海朵颜等人名对音,沿用鄙字,与今所定《同文韵统》音字及改正《辽金元国语解》未为画一。是张廷玉等原办《纲目》,惟务书法谨严,而未暇考核精当,尚不足以昭传信。着交军机大臣卽于方略馆将原书改纂,以次进呈,候朕亲阅鉴定。其原书着查缴。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六日*
  臣王际华、臣嵩贵谨奏,为请旨事。
  查武英殿修书处向设有行走国子监贡生十名,随同纂修翰林分司缮写。嗣于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臣王际华因该生等缮写多属平常,且彼时事务稍简,奏明裁去四缺,止留六缺。改于吏部考取誊录内选取举人及正途贡生到殿验试,字画端楷者充补。其月给公费银二两五钱,卽由本处支发,仍咨明户部,于国子监应领膏火项下扣还。经军机大臣覆准,奉旨:依议。钦遵在案。
  此原就彼时情形核实办理,以免冗滥。今自办理四库全书以来,纂修翰林等尽行派兼校对,日有课程,本处事务转不能兼顾,统归行走誊录六人办理,实不无竭蹷,应随时变通。臣等酌议,合无仰恳皇上圣恩,将前经裁省四缺,暂行复设。但查吏部考取誊录内,现在正途甚少,不敷选用。臣等拟卽于上年乡试落卷内选取誊录,未经补缺之恩、拔、副、优四项贡生中,文理字画尤长者,拣选充补。其支食公费章程,俱照现在六人之例办理,以归画一。
  再,查各馆誊录,并经吏部奏定,统以扣足五年为满,惟武英殿行走誊录,向以事务稍简,定限六年,方准报满。在彼时定议,原属平允,但现在该誊录等事务倍增,与各馆并无繁简之别。可否仰恳天恩,将武英殿行走誊录,并照各馆之例,一体五年报满。由臣等核其勤惰,分别等次,咨部议叙,于体例既属画一,而该誊录等感激天恩,行走自益勤勉,于公事亦为有益。统俟四库全书各分全行缮得时,容臣等酌量情形,再行查照旧例办理。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六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二六六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添派《四库全书荟要》校对折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六日*
  臣于敏中、臣王际华谨奏,为请旨事。
  臣等办理《四库全书荟要》,前经奏准,所有顺天乡试落卷内选取之誊录,未经得缺者,准其在额外効力缮写,并选派分校翰林四员、覆校翰林二员,专司校阅。迄今数月,誊录等具呈効力者渐增,所有原派校对之员,办理未能裕如。臣等酌拟添派翰林四员,俾得从容校阅。
  再,查聚珍版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