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官兵。害我良民。伤心惨目。实难备书。现今贼营中非尽教匪也。乱民乘势图劫掠耳。夫官军所诛者叛逆也。未习教而抗拒者杀无赦。习教而在家持诵者原无罪也。即如刘之协虽为白莲教教首。其未谋逆以前。若俯首就擒。其罪仅止发遣耳。脱逃后。至湖北纠约姚齐二逆。并同教人等。定于辰年辰月辰日辰时起事。是真叛逆。断不可赦矣。起事后。伊又潜住豫省。漏网七年之久。若从此安静匿藏。原可幸免。孰意又纠约李杰等、由宝郏起事。此由罪大恶盈。天神共愤。使之自投法网。得正宪章。岂人力哉。故白莲教与叛逆不同。乃显而易见之理。设若贼营中有一二僧道。岂尽行沙汰二氏乎。有一二生员。岂遂废科举之典乎。然则白莲教为逆者法在必诛。未谋朔之白莲教。岂忍尽行剿洗耶。白莲教与叛逆不同之理既明。则五年以来所办理者。一叛逆大案也。非欲除邪教也。然聚众敛钱。终流为不靖。是在良有司实心训导。宣扬正学。渐仁摩义。蹈矩循规。化其暴戾。易俗移风。庶几世臻小康。民安本业。朕实有厚望焉。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六年。辛酉。二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庆桂、行礼。  

○戊申。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书麟等奏、楚省兵力、剿办一股、尚可敷用、设别股窜入、即形单薄、应令德楞泰入楚合击等语。现在楚省之兵。果能办完徐逆一股。军威日壮。汉南之贼。断不敢生窥伺之心。书麟等惟当剿净徐逆。并于城守空虚之处。添雇乡勇。实力守御。勿专待德楞泰到楚。致误事机。将此谕令知之。  

○己酉。谕内阁、朕恭阅乾隆九年实录。内载训饬督抚劝课州县实行教养圣谕。以人君总其成于上。而分其任于督抚。督抚总其成于上。而分其任于州县。州县者、民之司命。而又与民最亲。所谓知州必能知一州之事。知县必能知一县之事。利所当兴者举之。害所当除者去之。则教养兼施。善政莫大乎是。是在为督抚者、实心以劝课属吏。为州县者、实心以爱育群黎。勉强力行。毋惮劳勚。仰见皇考爱民察吏。整饬官方。圣训煌煌。实为千古致治之本。维时海宇昇平。民物康阜。我皇考治益求治。安益求安。犹复诰诫谆谆。儆于有位。朕临御之初。即值教匪滋事。今阅五年。百姓创痍未复。正资绥辑。全赖封疆大吏、督率亲民之官、加意抚循。俾闾阎生计从容。咸知大义。自不至流而为匪。即如邪教起事之初。皆以官逼民反为词。若地方官平日勤求民隐。化导有方。何至激而生变。此等匪徒。奔窜已及五年。其著名首逆。亦不过称为掌柜。并有于草帽之上。缀戴翎顶以为荣者。近因官兵追剿紧急。纷纷溃散。甚至弃去衣帽。赤身奔窜。非复人类。可见贼匪本无他志。其首逆祇因怙恶已久。罪在必诛。以奔逃为延喘之计。而裹胁之人。又以业经从贼。抗拒官兵。不敢自行投首。现在各路军营。屡获胜仗。大功指日告成。凡兹诛夷俘戮之徒。无非赤子。朕心实为不忍。而其初皆由地方官失于教养所致。朕自亲政以来。屡经降旨、训饬督抚州县等、实心抚字。不啻至再至三。现在身任封圻者。皆稍知自爱。不敢复蹈从前侈靡贪黩积习。而州县中玩视民瘼者。仍复不少。督抚等不能查察。是大法而小不廉。仍于政治何裨。试思知县则知一县之事。知州则知一州之事。而督抚则当知通省之事。若仅以廉洁自持。即为尽职。而于地方利敝□大。守令贤否。未能悉心体访。随时整饬。即操守果无可议。亦祇能独善其身。岂朕<闲>任疆吏之意乎。兹特重申皇考圣谕。责成督抚、督饬地方州县、尽心教养。于民生休戚。刻刻相关。以期默化潜移。渐臻上理。朕实有厚望焉。将此通谕知之。  

○陆有仁奏、贼匪被剿情急。往往窜入老林。俟山内肃清。派员将林内所居之户。搬移出山。使贼无粮可掠。得旨、山内民居日久。岂肯舍其生业。搬移出山。居民甚多。搬出后将作何安顿。且南山果能肃清。又何必令居民搬出乎。陆有仁、著传旨申饬。  

○庚戌。额勒登保奏、查明防江不力各员。分别参处。革额勒亨额花翎。下部严议。知府周光裕等、降革有差。  

○以户部右侍郎额勒布、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辛亥。上诣大高殿行礼。时应宫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