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底止。且州县以上官员。养廉无出。于是收受属员之规礼节礼。以资日用。而上官下属之间。时有交际。州县有所藉口。恣其贪婪。上官瞻徇而不敢过问。甚至以馈遗之多寡。为黜陟之等差。吏治民生。均受其弊。我皇考俯允臣工之请。定耗羡归公之法。就该省旧收火耗之数。归于藩司。酌给大小官员养廉。有余则为地方公事之用。小民止各循其旧有之常。有轻减。无加益也。而办公有资。捐派不行。有司之贤者。固无所用其矫廉。而不肖者亦不能肆其贪取。此爱养黎元。整饬官方之至意。并非为国用计。为此举也。且以本地之出产。供本地之用度。国家并无所利于其间。然通天下计之。耗羡敷用之处。不过二三省。其余不足之处。仍拨正供以补之。此则臣民未必尽知者。此十数年中办理耗羡之梗概也。朕御极以来。颇有言其不便者。朕思古人云。琴瑟不调甚者。则解而更张之。此事若宜变通。何可固执。是以留心体察。并于今年廷试。以此策问诸生。乃诸生奏对。不过敷衍成文。全无当于实事。旋降旨询问九卿翰林科道、并各省督抚等。今据诸臣回奏。大抵皆以为章程一定。官民久已相安。不宜复议更易。众论佥同。其中偶有条陈一二事者。不过旁枝末节。无关于耗羡归公之本务也。朕再四思维。耗羡在下。则州县所入既丰。可以任意挥霍。上司养廉无出。可以收纳馈遗。至于假公以济私。上行而下傚。又不待言矣。则向日朕所闻者。未必不出于愿耗羡之在下、以济其私者之口。传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朕日以廉洁训勉臣工。今若轻更现行之例。不且导之使贪。重负我皇考惠民课吏之盛心乎。此事当从众议。仍由旧章。特颁谕旨。俾中外臣民知之。余著照大学士等所议行。  

○吏部尚书公讷亲奏、前据两淮盐政准泰、所称两淮盐务道一缺。系于雍正十一年添设。乾隆六年复裁。但添设既已数年。章程已定。旋经裁缺。一切委办诸务。未免稍费周章。虽分隶常镇、淮扬、徐、三道兼辖。而常镇道、遥隔江南。淮扬、徐、二道。兼司河工。伊等既各有专司。盐务并非职掌。呼应不灵。现在淮、扬、海、一带地方场灶。俱系淮扬道所属。其通州地方场灶。亦与该道所属毗连。请将盐务道所有统辖各属缉私火伏。及盐义仓盐场河道各事宜。俱责成淮扬道管理。青山头专营守备。三江营陆路守备。及各营弁兵。并原设巡役二百名。俱听钤束。并于该道敕书内、添设管理盐务事宜。从之。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顾琮奏称、各省漕白粮到淮。臣即亲往。督同参、游、大员。逐船签量。及严查受贿勒索诸弊。嗣缘粮艘盛行之际。参、游、不敷委用。每年春初。檄调附近卫备数员来淮。协同签盘。节年循行无误。今给事中陆尹耀奏言、嗣后应檄调附近卫备。兼委同城文员协同漕标营将。秉公签验。互相纠举。分别议处议叙。立法未为不善。第文员与武职。既同住淮城。今若于办漕时。互相纠举。其平居和好者。不无徇私。其意见不合者。难免挟嫌诋诬。似未便定以议处议叙之条。应请嗣后、责令淮安府粮捕通判。并参、游、都、守、及檄调之卫备。分头查验签盘。倘米数稍未得实。即另委臣标中军副将覆签。臣再加核实。如有弊、即行指参。从之。  

○工部议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称、南昌、新建、二县。地势低洼。本年七月被水。圩堤冲溢。田禾被淹。亟宜修筑。豫为春耕之计。除些须残缺。工程无多。及工程稍大、而原处尚未被灾者。督令民力修筑外。其工程浩大。灾民难以修筑者。请动充公银。照以工代赈之例。加以夯硪。一律兴修。或须补筑。或须建坝。或须改筑石工。务于农隙修完。得旨、依议速行。  

○豁免福建崇安县、荒地未完加徵银一千七百一十七两有奇。未完加徵米一百九十三石有奇。  

○准噶尔部人铿泽、图伦、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丙寅。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广州将军阿尔赛、现在来京。副都统高文涵、又现丁忧。只有副都统安化一人。著寄谕庆复、于一切事务。留心协同办理。  

○丁卯。户部议覆、御史明德奏称、访有殷实奸商。希图重利。在锦州等处私囤粮石。藉边外敖汉、奈曼、土默特、等处蒙古人等。进关贩卖米粮之便。搀载进关。运至临榆县属。沿海有船地方。潜载他处。应令奉天将军府尹、嗣后严饬西锦州副都统所属之锦州、义州、等城。并锦州知府所属之锦县等处。如有此等奸商。即查拏从重治罪。米粮入官变价。如果边外蒙古人等。米粮进关粜卖者。应进何边。令该边门章京。声明呈报西锦州副都统。该副都统详查果确。给与印文为凭。行文沿途各卡官兵。并山海关副都统。查验放行。如无西锦州副都统印文。即属私贩。米粮一体入官。将车户蒙古人等。交该管治罪。其直隶等处。如果遇歉收。奏明应需若干。移咨拨给。应如所请行。至囤积一事。奉天与各省。本属一例。虽不必概行禁革。而如遇歉收。或发卖官米。或平粜仓粮。该地方官原可随时禁止。应饬奉天将军府尹。转饬遵照办理。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