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共成本银十二万两;于光绪十三年正月招商接办。因旧矿产煤不多、工本过少,办理年余,毫无利息;商股乞退,禀请收回,仍归官办。臣因闽洋官商轮船并船政制造各局在在需煤应用,欲罢不能;该矿悉属已成之局,未便废弃。即于十三年十二月由官收回接办,所有商本及船政官本暂由台湾捐输存余项下筹拨归还,饬派洋人玛体荪仿照商办章程办理;先后奏明在案。该矿在基隆八斗地方,开采年久;因法人之乱停歇二年,积水过深,机器俱行毁坏。数年以来添购、修复,较之从前用费更多。不料煤源已竭,所产日绌;计自改归官办迄今年余,综核出入,每月亏折银三、四千两不等。据工师察看情形,非添用本银百万,另开新矿、力筹恢拓,不能获利。台湾经费支绌,官本无款可筹、商股不能再招。臣正在筹划之际,适有英商范嘉士愿集资本银百余万来台承办,由英国驻台北领事官班德瑞引荐到臣。据称『已勘产煤之区两处,另开新矿;暂用八斗旧矿先行接办。愿偿八斗煤矿机器官本银十四万两,分期清缴』。详议章程十一条,开送前来。臣查台湾产煤系地方自然之利,官办限于资本,不能扩充;且积习太深,用人为难。从前每年漏卮银十万两;自臣经理以来糜费虽少,每年亦须亏折银四、五万两。以台湾弹丸之地,所入不数所出;此项漏卮,无所底止。非设法变通补救,不能免此无穷之累。若由该英商承办,不特官本可以收回,即以二十年计之,可免漏卮百万;关税并车路运价,转可得数十万。利源既辟,商务更兴;于地方民生,尤属有裨。所议章程十一条,由臣再三核议,亦不至有后累。当经派令兼办矿务委员候选知府张士瑜先与该英商草立合同,缮单恭呈御览。事关中外交涉,应请饬下总理衙门会同户部速行核议定夺。如蒙俞允,再由臣饬令该英商画押承办。

  再,台北新竹县辖牛头山地方,旧产煤油;虽经前福建巡抚丁日昌奏明令道员叶文澜开采,旋以亏本停止。现据该英商范嘉士并请开办,事同煤矿一律,并由该商另订合同;谨缮单陈明,并乞一并饬发核议施行。谨奏。

  光绪十五年七月初十日,奉朱批:『该衙门议奏。单二件并发』。

  ——以上见原书卷八十一。

  军机处与总署会议应付日本事宜概略(二月二十二日)

  发下昨日封奏,内有「直捣长崎」之说。此时兵舰太少,力有未逮;此外,亦空言无济。均请毋庸置议。现在应请急办之事五条:

  一、平壤后路、急宜添兵接应。

  一、大同江口,应令海军巡护;遇日船即击,以保运道。现在北洋得力各军调出较多,山海关等处未免空虚;应添兵严防。

  一、腹地如河南各省兵勇及李鸿章旧部得力将弁,均可调派。

  以上四条,均请饬下李鸿章速办。

  一、台湾孤悬可虑,拟请派唐景崧、刘永福帮同邵友濂办理军务。

  ——见原书卷八十九。

  闽督谭锺麟致总署日舰到闽请派舰往来长崎台湾使知有备电

  顷北洋电称:准贵署电饬各口防范。查四月中,汪使臣来信:『据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面请:派兵船八艘往闽、粤游历,由香港赴厦门、至福州晋谒,属待以礼』。二十九,来三舰;请期相晤。次早,信来云:『本国电传速归』;即展轮去。闽防易守,有事沉石塞口,巨舰不能入;上岸则击,不难制胜。台湾吃重,急则调刘永福前往。愚谓暂由南洋、粤东各拨两轮、闽浙两轮,先行知会汪使告其外部:中国将以六舰游历长崎,不赴神户;令六舰往来于长崎、台湾之间。日知有备,势将反顾;则韩事自松。是否可行?请钧裁!此意当出自贵署,勿云闽有是说也。(六月初一日)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询若日船进口如何办理请示电

  接北洋电:汪使有日舰分赴闽洋之说。若船在口外,缓急自有炮台可恃;来船设或进口,如何办理?请示!(六月初七日)

  礼部侍郎志锐奏日人谋占朝鲜请速决大计折

  礼部右侍郎志锐奏:为日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关系大局利害甚重;吁恳天威速决大计事。

  窃维驭夷之道,专尚乎权;应敌之方,宜揣其势。本年朝鲜东党乱起,日本假更张朝政为名,调集重兵分屯要害。汉城、仁川一带,日人俨然据为己有;筑台运械,布置周密。势将幽置国君、迫胁官民,一切财赋、政教无不惟命是听。试思政事既易,人民、土地有不同归日人者乎?往者朝鲜之于中国,尚有属国之名;今恐并其名而失之矣。朝鲜东西南三面濒海,处处与日本相接;日人声势联络,瞬息可通。朝鲜既为所据,敌情叵测、屡败盟约,若以铁舰横行洋面,我则津、沪不通;若以陆师内指边关,我则奉、吉俱震。藩篱尽撤,盗贼纵横;附背扼吭,将成巨患。此朝鲜得失,为我朝大局所关,不得视为乡邻之斗者也。

  奴才近日谨以传闻参诸洋报,皆言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译署大臣主持此事,一味因循玩误,辄借口于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