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

  ○罗义

  罗义,山西都司清远卫戍卒也。建文中,举兵加亲藩。义诣阙上书,乞息兵讲和。其文多不载,并附上燕王书。其书略曰:「昔者,武王崩,成王幼,周公乃叔父也而辅相焉。管叔流言间王室,周公诛之。殿下聪明英武,博通经史,今之周公也,宜以周公之心为心,谨守燕王,则天下皆知以为周公之圣复生于今日矣。」又谓:「古之夷、齐,以国相让,去隐首阳山,矧圣贤欲成天下之事,必先明逆顺之理,成败之势,祸福之机,又得天道之宜,人心之安,然后可。今殿下以藩国敌朝廷,如遂其愿,愚实羞之。乞早息兵。」书上,忤旨下狱。
  太宗即位,以义为户科给事中。寻升湖广左参议。又升前湖广左参议杨砥为鸿胪寺卿,以其在建文时尝上书,请「敦亲恩、罢兵息民」故也。

  ○薛嵓

  薛嵓,陕西阌乡人。慷慨负志操,有治才,口辨。洪武间,累官大理寺少卿。革除年间,大见信任。辛巳闰三月,兵屡败,方孝孺献议草诏,令嵓赍至燕军。又作宣谕数千言,刊印千余纸,付嵓令密散诸将士,使归心。嵓见上言:「殿下且释兵谒孝陵,即暮下令旋师。」太宗叱其绐己,左右欲杀之。太宗曰:「此天子命使也。」释之,而其谋不行。及内难平,免嵓死,谪广西。
  永乐初,安南国王为黎季牦所杀, (「安南国王为黎季牦所杀」,原脱「季」,据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及本传另文补。) 其孙陈天平自老挝来归,季牦子苍请还君之。上命广西总兵官都督黄中以兵五千送归其国,中举嵓为辅。行至芹站,伏发,劫天平去。嵓被虏死之。

  ○陈瑛

  陈瑛,字□□,□□□□人。历仕洪武至革除年,为北平按察使,坐交通藩邸,谪广西。太宗即位,首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怨建文诸臣最深。上为帝允炆辍朝五日,瑛请减之,上不从。寻抗奏黄观、廖升、王叔英、周是修、王良、颜伯玮皆悖逆,宜追戮之。上曰:「朕初举义,诸奸臣不过齐、黄数辈耳。后来二十九人中如张紞、王纯、郑赐、黄福、尹昌隆,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数人,况有不与二十九人之数者。彼食其禄,自尽其心耳,悉勿问。」
  盖上初入京城,升及是修自缢死;观时守安庆,投江死;叔英守广德,自缢死;良在官,合家自焚。先是,上兵至沛县,伯玮不肯下,与其子俱死。后瑛阅方孝孺等狱词,遂簿录观、叔英家妻女,皆将给配。观妻出通济门,先挤其二女于河,遂自沉死。叔英二女皆就锦衣狱,俱赴井死。其违命忍心如此。后竟以罗织苛刻得罪诛。至洪熙时,诸臣宗族皆释还田里。天顺中,英宗又释建庶人之囚。孝宗朝,有建言欲继绝褒忠者,于是瑛之罪益不可掩矣。

  ○张显宗

  张显宗,汀州宁化人。少丧父,某母黄氏守志教之。洪武辛未,进士第二人,授编修,升太常寺丞。建文中,自国子监祭酒升工部右侍郎,往江西招集丁壮,募民出粟。
  太宗即位,显宗及江西布政使杨连、按察使房安、佥事吕升等并为军卒执。告其罪,上释不诛,谪戍兴州。显宗有文学,多所著述,惜其功名不终。一时皈附之臣,有政事者如大理寺卿虞谦、侍郎徐守实;文学者如侍读王景、司业张智、修撰李贯辈。虽免于罪咎,然文皇帝未尝重之。

  ○李友直

  李友直,字居正,保定清苑人。始为北平布政司吏,以朝廷密事告于亲藩,语在张昺传。
  太宗义师既举,遂擢用友直出理饟运。入严城守,率以命之,凡事皆集,称上旨。初授北平布政司右参议。既建北京,改布政司为行部。升左侍郎。初作宫室,友直受命经度提督,勤劳弗懈。改行在工部侍郎。仁宗临御,嘉念旧劳,升刑部尚书,奉命代祀周文、武、成、康陵及秦愍王墓。既还,言关中民瘼,深见嘉纳。赐诰命,追赠二代。宣德初,改行在工部尚书。凡有兴作重役,悉委之。死年七十。与黄福、杨士奇辈相莫逆,其死也,士奇为之撰神道碑铭,称其坦夷闿敏,有长者风焉。

  ○胡广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生八岁而孤。自幼好学,日记数千言。革除庚辰,擢进士第一,赐名靖,除翰林修撰,擢侍读。
  归附太宗,复名广,拜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为上所知,一时制诰戒谕之文多出其手。诏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命广总裁。尝从上巡北虏,出居庸关,入沙漠,王师所至,功烈炳耀,皆广记述之。十一年春,上幸北京,再扈从出塞,灭虏还。既丁艰,服阕,进文渊阁大学士,兼春坊。尝上却封禅颂,历数前代帝王不务国事,矫诬上天,卒贻天下后世笑。时称其有识。自称澹庵之后,喜谈忠义事,尝集文山事迹为传记,序之以传。卒年四十九。累赠少师,谥文穆。
  与广同时有解缙、杨士奇、夏原吉、杨溥、杨荣、黄淮、金幼孜、蹇义辈,皆攀龙附凤,为时大臣云。后大学士李东阳读所述文山传记,以时跋之,曰:「状元忠义古今传,野史何如旧史全,删述总烦胡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