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三进三郄,兵将漫散南奔,而德州等处俱失守,惟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北兵围之不下,缘江舟兵皆望风降。扬州卫指挥王礼、高邮等卫指挥王杰等,相率约欵。景隆不以为意。未几,镇江亦北附矣。建文君忧惶不知所出,景隆遂奔还。
  太宗既渡江,驻跸金川门,上犹使之城守。景隆遂与谷王橞开门迎纳。上阖宫自焚,六月十三日也。九月初四日,论功行赏,封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段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寻命充修太祖皇帝实录都总裁官。景隆与解缙辈秉笔,多所更易。其后谷王以谋逆废为庶人,景隆亦获罪革爵,阖门被监禁,寻下狱而死。
  盛庸者,历城侯也。既降,至永乐元年十月,都御史陈瑛论之,亦削爵,论死。二人者,纵老死牗下,与死国难等死耳。宠光犹在,僇辱随之,天之报施,果如何哉!

  ○王纯 (一作钝)

  王纯,字仕鲁,河南太康人。洪武间,由吏部郎中为福建布政司参议,升参政。宽慎廉介, (「宽慎廉介」,「廉」原作「广」,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民怀其惠。革除年间,迁户部尚书。
  靖难师至,纯走出城外。已而归附。文庙登极,召见之,曰「尔向辅建文,间朕骨肉。今何颜邪?」纯顿首惭谢,命降布政使,仍令致仕。纯怏怏成疾,卒。子噩, (「子噩」,一作「子瀹」,见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五五南京左右侍郎条及明史卷一五一王钝传。) 官至户部侍郎。

  ○郑赐

  郑赐,字彦嘉,建宁瓯宁人。乙丑进士。除监察御史。升湖广布政司右参议。丁难。起复,改北平布政司。坐事谪安东屯。革除间,召为工部尚书。太宗登极,转刑部、礼部,后为侍郎赵翀谗间,以忧卒。仁庙初,赠太子少师,谥文安。

  ○黄福

  黄福,字如锡,平度州昌邑人。由监生授项城主簿,迁金吾前卫知事,升龙江卫经历。上书论大计。洪武中,超升工部右侍郎。用事革除时。
  永乐初,迁左侍郎,寻升尚书。北京初建,改北京刑部尚书。交址既平,置三司,命掌布、按二司印,在交址二十年。仁宗初,诏还。会交人叛,镇守尚书陈洽奏请还福于交。命福同将臣帅师以往,及战失利,交人擒福,不忍加害,送之出境。召为户部尚书,数日转南京户部。正统初,加少保,仍兼尚书,守备南京。 (「守备南京」,不确。明史卷一五四黄福传作「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五年正月,字。成化初,赠太保,谥忠宣。 (「谥忠宣」,「忠」原作「惠」,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及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七一谥法二改。) 太宗御极时,治齐、黄离间之罪。李景隆于上前并指福为奸,福厉声言:「臣罪应死,但目为奸则非。」上知其正直,置不问。

  ○尹昌隆

  尹昌隆,字彦谦,吉安泰和人。在乡校已擅文名,应贡,中应天乡试第一。洪武丁丑,礼闱第二,赐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改监察御史。革除中,大臣相讦奏者,命各道鞠之。同官皆畏缩,昌隆独不避,一绳以法。巡按闽中, (「巡按闽中」,原脱「闽中」,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补。) 去贪苛,理寃狱,所至风裁凛然。还朝,上疏言:「节民力,谨嗜欲,勤政治,务正学。」不报。既而京师地震,复上疏言:「阴盛阳微,奸臣专政所致。」执政者憾焉,黜福宁县知县, (「黜福宁知县」,原脱「福」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以清白公勤称。坐中使诬呪咀,下狱。既得白,还京师,预密议。
  太宗入正大统,有排昌隆者,不听。改北平按察司知事。时皇储未立,武臣丘福言:「皇第二子高煦有扈从功。」上犹豫,驿召昌隆,叩首曰:「长嫡承统,万世常经。」上悟,遂册仁宗为皇太子,高煦为汉王。进昌隆左春坊中允,在东宫屡进谠言,皆嘉纳。汉王忿切齿,谮于上。又明年,黜为礼部主事。时吕震为尚书,属官谄附者率得近,恶倡隆刚果,诬其预谷庶人谋逆事。昌隆死焉,家亦籍没。

  ○茹瑺

  茹瑺,衡州衡山人。洪武中,由监生官至左通政,甚称上意,称为内外一人。旧令中外文武服勤在官者复其家,上以瑺卓异,并其田塘、园林一切租税悉蠲之。其叔与弟诣阙谢,及陛辞,上赐钞十锭,仍敕光禄赐酒殽,偕瑺诣其门饯之。累迁兵部尚书、太子少保。革除间,以尚书掌河南布政司事。
  靖难师起,瑺主兵饷。及迫近京师,诏以诸王分守诸城门,遣李景隆、都督王佐及瑺往龙潭见太宗,瑺望风吐欵。未几,遂入宫。羣臣未有言,瑺独先于上前稽首劝进。及即位,以瑺有奉天征讨功,封奉天翊运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太子少保兼兵尚书、忠诚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不世袭。诏以秦王第二女长安郡主下嫁其子鉴,礼遇优渥,赐赉不可胜筭。后乞骸骨,得致仕于家。寻以事逮至京,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