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锡钵焉。二寺至今存。锡钵亡矣。智论第四云。昔有罽宾三藏。行阿兰若法。
至一王寺。寺设大会。守门人见其衣服粗弊。遮门不前。如是数数。以衣弊故。
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来。门人见之。听前不禁。既获诣坐。得种种
好食。先以与衣。众人问言何以尔乎。答曰。我比数来。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
此座。得种种食。宜以与衣尔。事可同按。赞曰
 燃香择佛看新绘  办供斋僧唤旧知
 从此琵琶岩上月  时时云掩到潭迟
  月明师兜率歌
景德王十九年庚子四月朔。二日并现。挟旬不灭。日官奏。请缘僧作散花功德。
则可禳。于是洁坛于朝元殿。驾幸青阳楼望缘僧。时有月明师行于阡陌时之南路。
王使召之。命开坛作启。明奏云。臣僧但属于国仙之徒。只解乡歌。不闲声梵。
王曰。既卜缘僧。虽用乡歌可也。明乃作兜率歌赋之。其词曰
今日此矣散花唱良巴宝白乎隐花良汝隐直等隐心音矣命叱使以恶只 弥勒座主陪
立罗良
解曰。龙楼此日散花歌桃送青云一片花殷重直心之所使远邀兜率大仙家 今俗谓
此为散花歌。误矣。宜云兜率歌。别有散花歌。文多不载。既而日怪即灭。王嘉
之。赐品茶一袭。水精念珠百八个。忽有一童子。仪形鲜洁。跪奉茶珠。从殿西
小门而出。明谓是内宫之使。王谓师之从者。及玄征而俱非。王甚异之。使人追
之。童入内院塔中而隐。茶珠在南壁画慈氏像前。知明之至德与至诚。能昭假于
至圣也如此。朝野莫不闻知。王益敬之。更赆绢一百疋。以表鸿诚。明又尝为亡
妹营齐。作乡歌祭之。忽有惊飚吹纸钱。飞举向西而没。歌曰
生死路隐 此矣有阿米次肹伊遣 吾隐去内如辞叱都 毛如云遣去内尼叱古 于
内秋察早隐风未 此矣彼矣浮良落尸叶如一等隐枝良出古 去奴隐处毛冬乎丁 
阿也 弥陀刹良逢乎吾道修良待是古如
明常居四天王寺。善吹笛。尝月夜吹过门前大路。月驭为之停轮。因名其路日月
明里。师亦以是著名。师即能俊大师之门人也。罗人尚乡歌者尚矣。盖诗颂之类
欤。故往往能感动天地鬼神者非一。赞曰
 风送飞钱资逝妹  笛摇明月住姮娥
 莫言兜率连天远  万德花迎一曲歌
  善律还生
望德寺僧善律。施钱欲成六百般若。功未周。忽被阴府所追至冥。司问曰。汝在
人间作何业。律曰。贫道暮年欲成大品经。功未就而来。司曰。汝之寿箓虽尽。
胜愿□□。宜复人间毕成宝典。乃放还。途中有一女子哭莅拜前曰。我亦南阎州
新罗人。坐父母阴取金刚寺水田一亩。被冥府追检。久受重苦。今师若还古里。
告我父母速还厥田。妾之在世。胡麻油埋于床下。并藏致密布于寝褥间。愿师取
吾油点佛灯。货其布为经幅。则黄川亦恩。庶几脱我苦恼矣。律曰。汝家何在。
曰沙梁部久远寺西南里也。律闻之方行。乃苏。时律死已十日。葬于南山东麓。
在冢中呼三日。牧童闻之来告于本寺。寺僧归发冢出之。具说前事。又访女家。
女死隔十五年。油布宛然。律依其谕作冥福。女来魂报云。赖师之恩妾已离苦得
脱矣。时人闻之莫不惊感。助成宝典。其经秩今在东都僧司藏中。每年春秋。披
转禳灾焉。赞曰
 堪羡吾师仗胜缘  魂游却返旧林泉
 爷娘若问儿安否  为我催还一亩田
  金现感虎
新罗俗每当仲春。初八至十五日。都人士女。竞绕兴轮寺之殿塔为福会。元圣王
代。有郎君金现者。夜深独绕不息。有一处女念佛随绕。相感而目送之绕毕。引
入屏处通焉。女将还。现从之。女辞拒而强随之。行至西山之麓。入一茅店。有
老妪问女曰附率者何人。女陈其情。妪曰。虽好事不如无也。然遂事不可谏也。
且藏于密。恐汝弟兄之恶也。把郎而匿之奥。小绕有三虎咆哮而至。作人语曰。
家有腥膻之气疗饥何幸。妪与女叱曰。尔鼻之爽乎。何言之狂也。时有天唱。尔
辈嗜害物命尤多。宜诛一以征恶。三兽闻之。皆有忧色。女谓曰。三兄若能远避
而自惩。我能代受其罚。皆喜俛首妥尾而遁去。女入谓郎曰。始吾耻君子之辱临
弊族。故辞禁尔。今既无隐。敢布腹心。且贱妾之于郎君。虽曰非类。得陪一夕
之欢。义重结褵之好。三兄之恶天既厌之。一家之殃予欲当之。与其死于等闲人
之手。曷若伏于郎君刃下以报之德乎。妾以明日入市为害剧。则国人无如我何。
大王必募以重爵而捉我矣。君其无[怯*力]。追我乎城北林中。吾将待之。现曰。
人交人彝伦之道。异类而交盖非常也。既得从容。固多天幸。何可忍卖于伉俪之
死。侥幸一世之爵禄乎。女曰。郎君无有此言。今妾之寿夭盖天命也。亦吾愿也。
郎君之庆也。予族之福也。国人之喜也。一死而五利备。其可违乎。但为妾创寺。
讲真诠资胜报。则郎君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