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也。慈
之弟妻上院夫人。第二妻南院夫人。生五子一女。其长子是尚父萱。二子将军能
哀。三子将军龙盖。四子宝盖。五子将军小盖。一女大主刀金。又古记云。昔一
富人居光州北村。有一女子。姿容端正。谓父曰。每有一紫衣男到寝交婚。父谓
曰。汝以长丝贯针刺其衣。从之。至明尽丝于北墙下。针刺于大蚯蚓之腰。后因
妊生一男。年十五。自称甄萱。至景福元年壬子称王。立都于完山郡。理四十三
年。以清泰元年甲午。萱之三子纂逆。萱投太祖。子金刚即位。天福元年丙申。
与高丽兵会战于一善郡。百济败绩。国王云。初萱生孺褓时。父耕于野。母饷之。
以儿置于林下。虎来乳之。乡党闻者异焉。及壮体貌雄奇。志气倜傥不凡。从军
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戌。枕戈待敌。其气恒为士卒先。以劳为裨将。唐昭宗景福
元年。是新罗真圣王在位六年。嬖竖在侧。窃弄国权。纲纪紊[施-方+弓]。加之
以饥馑。百姓流移。群盗蜂起。于是萱窃有叛心。啸聚徒侣。行击京西南州县。
所至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五千。遂袭武珍州自王。犹不敢公然称王。自署为新
罗西南都统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承上柱国汉南国开国公。龙化元年己酉也。一云
景福元年壬子。是时北原贼良吉雄强。弓裔自投为麾下。萱闻之。遥授良吉职为
裨将。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劳。喜得人心。谓左右曰。百济开国六百余年。
唐高宗以新罗之请。遣将军苏定方。以舡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庾信卷土历黄山。
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予今敢不立都以雪宿愤乎。遂自称后百济王。设官分职。
是唐光化三年。新罗孝恭王四年也。贞明四年戊寅。铁原京众心忽变。推戴我太
祖即位。萱闻之遣使称贺。遂献孔雀扇地理山竹箭等。萱与我太祖。阳和阴克。
献骢马于太祖。三年冬十月。萱率三千骑至曹物城(今未详)太祖亦以精兵来与之
角。萱兵锐。未决胜负。太祖欲权和以老其师移书乞和。以堂弟王信为质。萱亦
以外甥真虎交质。十二月攻取居西(今未详)等二十余城。遣使入后唐称藩。唐策
授检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济军事。依前都督行全州刺史海东四面都统指挥兵马判置
等事百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四年真虎暴卒。疑故杀。即囚王信。使人请还前年
所送骢马。太祖笑还之。天成二年丁亥九月。萱攻取近品城(今山阳县)烧之。新
罗王求救于太祖。太祖将出帅。萱袭取高郁府(今蔚州非也)进军族始林(一云鸡
林西郊)卒入新罗王都。新罗王与夫人出游鲍石亭时。由是甚败。萱强引夫人乱
之。以王之族弟金傅嗣位。然后虏王弟孝廉。宰相英景。又取国珍宝。兵仗子女。
百工之巧者。自随以归。太祖以精骑五千。要萱于公山下大战。太祖之将金乐崇
谦死之。诸军败北。太祖仅以身免。而不与相抵。使盈其贯。萱乘胜转掠大木城
(今若木)京山府康州攻缶谷城。又义成府之守洪述。拒战而死。太祖闻之曰。吾
失右手矣四十二年庚寅。萱欲攻古昌郡(今安东)大举。而石山营寨。太祖隔百步
而郡北瓶山营寨。累战萱败。获侍郎金渥。翌日萱收卒袭破顺城。城主元逢不能
御。弃城宵遁。太祖赫怒。贬为下枝县(今豊山县。元逢本顺城人故也)新罗君臣
以衰季。难以复兴。谋引我太祖。结好为援。萱闻之又欲入王都作恶。恐太祖先
之。寄书于太祖曰。昨者国相金雄廉等将召足下入京。有同鳖应鼋声。是欲鷃披
准翼。必使生灵涂炭宗社丘墟。仆是以先着祖鞭。独挥韩钺。誓百寮如皎日。谕
六部以义风。不意奸臣遁逃。邦君薨变。遂奉景明王表弟献康王之外孙。劝即尊
位。再造危邦。丧君有君于是乎在。足下勿详忠告。徒听流言。百计窥觎。多方
侵扰。尚不能见仆马首。拔仆牛毛。冬初都头索湘束手星山阵下。月内左将金乐
曝骸美利寺前。杀获居多。追禽不小。强羸若此。胜败可知。所期者。挂弓于平
壤之楼。饮马于浿江之水。然以前月七日。吴越国使班尚书至。传王诏旨。知卿
与高丽。久通和好。共契邻盟。比因质子之两亡。家失和亲之旧好。互侵疆境。
不戢干戈。今专发使臣。赴卿本道。又移文高丽。宜各相亲比。永孚于休。仆义
笃尊王。情深事大。及闻诏谕。即欲祗承。但虏足下欲罢不能困而犹斗。今录诏
书寄呈。请留心详悉。且免[狂-王+卢]迭惫。终必贻讥。蚌[酋*鸟]相持。亦为
所笑。宜迷复之为诫。无后悔之自贻。□□二年正月。太祖答曰。伏奉吴越国通
使班尚书所传诏旨书一道。兼蒙足下辱示长书叙事者。伏以华轺肤使。爰到制书。
尺素好音。兼蒙教诲。捧芝检而虽增感激。辟华笺而难遣嫌疑。今拖回轩。辄敷
危衽仆仰承天假。俯迫人推。过叨将帅之权。获赴经纶之会。顷以三韩厄会。九
土凶荒。黔黎多属于黄巾。田野无非其赤土。庶几弭风尘